让卖家找上门 发布求购》
 
当前位置: 首页 » 东盟商机 » 正文

入世后过渡期我国重点产业竞争力评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4-03  作者:web  浏览次数:35
核心提示:入世后过渡期我国重点产业竞争力评价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 冯 飞

2005年9月9日 厦门

   一、如何评价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国际竞争力具有层次特征,主要体现在国家、产业、企业三个层次上,因此需要从这三个层次把握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宏观层面的国家竞争力:即一国在参与国际竞争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是对一国经济的现实实力与发展潜力的综合度量,是国家拥有的强于他国的竞争优势。

  中观层面的产业竞争力:产业能以比其他国家的同类产业更有效的方式提供市场所需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是同一属性企业竞争力的集合。它是产业内企业能力的差异、产业发展所需的资源条件的差异和产业发展环境的差异的反映。

  微观层面的企业竞争力:一般企业竞争力主要指企业目前和未来在各自的环境中以比其国内外竞争者更有吸引力的价格和质量进行设计和销售货物以及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机会。1990年以后主要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即指在一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国家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的关系:国际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概念,它集合了多种相互作用的竞争因素。在影响国际竞争力变化的诸因素中,企业处于核心地位,企业竞争力决定着一国国际竞争力各要素作用的发挥,是产业竞争力的基础。产业竞争力是同一属性的企业竞争力的集合,国家竞争力最终由该国产业竞争力,进而由该国企业竞争力决定。国际竞争力的各因素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关系要求各个要素协调发展,因此,在国家层次上研究竞争力必须落实在产业和企业竞争力上。

  在涉及国际竞争力的三个层次上,就有不同的评价国际竞争力的方法。就产业国际竞争力而言,国内外的主要方法包括:WEF(世界经济论坛)评价法、IMD(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评价法、出口数据评价法、波特产业竞争力分析法、标杆测定评价法等。

  我们建议,应将出口数据评价法和波特的“钻石模型”相结合,运用统计和调查相结合、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对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价。

  运用出口数据从定量角度分析产业竞争力,可主要采用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并将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进行结合,以二者构成的矩阵图来反映我国一些重要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地位和产业竞争力的强弱。

  其中,贸易竞争力指数(TC)主要从产品的进出口的数量来分析某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具有简单、直观、明了等特点,能够快速反应产品在某一时点或连续某一阶段产品竞争力的变化。其公式为:

  其中,TC 代表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Ve代表某类产品的出口值;Vi代表某类产品的进口值。

  通常,TC≥0.8,则该产品具有很强竞争力;若0.5≤TC<0.8,则该产品具有较强竞争力;若0≤TC<0.5,则具有强竞争力;若TC=0,则该产品具有一般竞争力;若-0.5≤TC<0,则该产品具有低竞争力;-0.8<TC<0.5则具有较低竞争力;TC≤-0.8,则具有很低的竞争力。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一国总出口中某类产品所占份额相对于该产品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的大小。其公式为:

 

  其中, Xe为一国某类产品的出口额;X为一国所有产品的出口额;We为该类产品的世界出口总额;W为所有产品的世界出口总额。

  一般认为,若RCA≥2.5,则具有强的竞争力;若1.25≤RCA<2.5则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若0.8≤RCA<1.25,则具有一般的竞争力;若RCA<0.8,则具有弱的竞争力。

  二、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总体评价

  中国的产品出口在总体上呈快速增长的态势,从1999年的1949.31亿美元迅速提升到2003年的4382.28亿美元,增长幅度超过2倍。在产品结构方面,也出现了较大变化,初级产品出口大幅下降,从1990年的所占比例25.6%下降到2003年的7.9%,而工业制品的出口比例明显上升,从1990年的74.4%升到2003年的92%,但在全部制成品中,以纺织、服装、鞋类、玩具等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占了相当大的比重,2003年它们在工业制成品出口中占的比重为34.24%。高新技术产品在外贸出口商品中的比例近年来不断上升,2003年比例达到25.17%,但我国高新技术出口产品结构单一,主要集中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领域,2003年,这三类产品出口占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93.8%。

  从我国主要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来看,IT及消费电子、纺织品、皮革制品和服装四类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较高,2003年其国际市场份额分别为15.14%、14.92%、21.97%和21.59%,而非电子机械、运输设备以及木制品、矿产品等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还很低(见表1和图1)。说明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还是主要体现在劳动密集度较高的产品方面,而在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更高层次的技术密集型及知识密集型的产品中,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则显得相当薄弱,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基本上处于劣势。

表1 2000-2003年中国主要出口产品国际市场份额

产品类别

2000(%)

2001(%)

2002(%)

2003(%)

IT及消费电子

6.03

8.10

10.69

15.14

其他制造业

7.77

8.11

8.49

9.22

纺织品

10.76

11.75

12.96

14.92

皮革制品

22.41

22.30

20.84

21.97

电子元器件

4.01

4.95

5.54

6.47

服装

19.26

19.58

19.62

21.59

非电子机械

1.98

2.30

2.77

3.26

运输设备

1.27

1.27

1.33

1.71

基础制造业

4.69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