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卖家找上门 发布求购》
 
当前位置: 首页 » 东盟商机 » 正文

扩张上行空间——2009:中国外贸的危与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3-24  作者:web  浏览次数:29
核心提示:扩张上行空间——2009:中国外贸的危与机
西方经济衰退周期的来临已经成为事实,与此同时,中国企业的外贸依存度过高也造就了进出口与全球经济尤其是发达经济体共沉浮的残酷现实。因此,在这种贸易生态中,中国对外贸易在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增长后而在2009年出现短暂的回调也许是属于一种必然。某种程度而言,只要利用好了这次全球经济萎缩对中国贸易挑战的机遇,通过即期的政策创新和长远的产品结构与制度创新,中国外贸很可能获得又一次起飞的时机。

    具体地说,可以有这样几种创新:

    —— 有的放矢的贸易政策创新。考虑到我国出口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的特征,出口退税等贸易政策要给予其创造一个稳定的环境,放松在以前外部市场较好情况下制定的从紧政策。特别是在当前严峻的国际背景下,外需市场的挤压在客观上也会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型升级,所以,在政策上不能用药过猛。另一方面,要有选择地适当上调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未来出口退税政策应将调控重点落在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的机电与高技术产品上;同时,也要对与国内具有长期发展潜力的相关产品加以出口退税政策的支持。另外,考虑到来料加工进口占我国进口总量50%左右的事实,我国扩大进口的重点应放在以刺激内需而引起的大规模产业改造或产业升级的需求上。

    ——灵活审慎的货币政策创新。一方面,中国政府可以鼓励银行界在信贷风险基本可控的情况下,为中国产品的出口进一步提供进出口信贷支持。另一方面要审慎灵活掌握人民币汇率波动情况。基本要求是:完善汇率形成机制,提高汇率的向下浮动空间,以防止发达国家通过汇率转嫁危机,减轻由于汇率风险对出口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防止推动人民币大幅贬值来刺激出口的汇率政策倾向。在当前世界需求出现萎缩的情况下,我们不能主动挑起货币贬值战争。

    ——收放自如的营销手段创新。如在海关方面,可以给予出口企业三个月担保前提下的先放后税、简化先征后返等税收优惠政策,同时简化加工贸易成品内销审批业务手续,鼓励和方便企业发挥保税仓库操作灵活、成本低廉的优势,利用国际市场价格走低的机会,以保税仓储的方式进口物资。另外,政府相关部门可以组织企业通过国际展会促进产品的海外营销,通过自贸区的建设等给企业营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多元立体的市场格局创新。针对欧美等国贸易保护之风可能甚嚣尘上的趋势,中国企业应当快速进行出口贸易多元化的洗牌。首先,东盟10国可以作为中国企业海外贸易的理想“沃土”。由于东盟各国相对薄弱的基础工业,我国的纺织品、服装、鞋、食品、机械电子设备、车辆和化工产品等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出口机会会随之增长。其次,非洲市场具备进一步挖掘的空间。据非洲投资网提供的数据,非洲国家每年要花1700亿美元用于进口,约83%的GDP(4600亿美元)都用于消费,几乎所有非洲国家对轻工、纺织、服装、五金、钟表、床上用品、家电、电子等产品的需求量都很大,而且普遍依赖进口。由于中国的出口产品其附加值都比较低,科技含量相对不足,因此在非洲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第三是拉美市场。目前拉美地区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2万亿美元,有着巨大潜力,而随着中国同拉美国家政治、经贸关系的不断加强,中国企业进入拉美市场将获得更加宽松的条件。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