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8日召开的“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会议暨第四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论坛”上讨论最多的就是:2010年1月1日建成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届时,中国与东盟超过90%的产品贸易关税将降为零。这将是世界上拥有消费者最多和覆盖面积最大的自贸区,也是被称为继欧盟、北美自贸区之后的“未来世界第3大经济体”。
会间,记者采访了提议召开此次会议的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常务秘书长许宁宁,请他谈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情况,以及现阶段中国与东盟如何扩大合作、深化合作,来共同应对全球金融危机。
许宁宁:“5个月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基本建成。”
许宁宁介绍道,2002年,中国与东盟10国领导人在柬埔寨首都金边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提出到2010年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宏伟蓝图。近些年来,双方相互开放市场,一个拥有19亿消费者的统一大市场正在形成。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以来,双方贸易发展迅猛,2008年全年贸易额达到2311亿美元,同比增长14%。
从今年1月1日起,中国对原产于东盟十国的部分税目商品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税率,并实施第三步正常降税,降税后,实施协定税率的税目数约为6750个,相对于最惠国税率,平均优惠幅度约80%。今年,我国关税总水平为9.8%,而对东盟平均关税已降到了2.4%。
中国-东盟相互开放市场后,双方消费者和企业越来越多地感受到自贸区带来的好处:由于关税减免,消费者能更便宜地消费对方国家生产的产品,企业可进口零关税的产品用于生产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获得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许宁宁指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不仅对中国和东盟之间的经贸合作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对于区域内国家的经济增长、对于这个区域内国家之间各领域合作的全面展开,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于东亚经济一体化也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近年来,继中国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之后,日本和韩国分别与东盟建了自由贸易区。尤其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合作更为密切,这对于目前共同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许宁宁谈到,目前,距明年建成中国-东盟自贸区仅5个月时间,然而,仍有大部分企业不了解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不知道如何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所带来的商机。与此同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即将签署,对双方企业会带来许多商机和挑战。
许宁宁:“自贸区建设还需多方共同努力。”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2年至2009年),启动并大幅下调关税阶段。自2002年11月双方签署以中国-东盟自贸区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始,至2010年1月1日中国对东盟93%产品的贸易关税降为零。第二阶段(2010年至2015年),全面建成自贸区阶段,即东盟越、老、柬、缅四国与我国贸易的绝大多数产品亦实现零关税,与此同时,双方实现更广泛深入的开放服务贸易市场和投资市场。第三阶段(2016年之后),自贸区巩固完善阶段。
许宁宁分析指出,上述自贸区建设还将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受东盟自身一体化进程、东盟国家经济状况的影响;二是受全球经济的影响,尤其是面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和实体经济的不景气而出现的贸易保护,中国与东盟如何逆势而行,通过开放市场来密切合作关系,共同应对危机,这需要区域内各国领导人决策的智慧和勇气;三是受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影响,目前东盟与中、日、韩三个“10+1”自贸区呈竞相发展之势,发展到一定程度,能否在三个“10+1”自贸区基础上发展成东亚自贸区,尚取决于各有关方的合作意愿。
许宁宁:“自贸区建成后需要双方的合作共进。”
据许宁宁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以来,双方经贸合作快速发展,惠及了区域内11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一是今年以来双方贸易额下降,今年1-6月较上年同期下降了23.8%,中国已由贸易逆差转为顺差。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相互开放市场,中国对东盟贸易顺差会加大,而东盟担心中国产品的大量涌入会冲击其中小企业,东盟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现正需出口的增长和外汇储备的增多、并担心失业增加。二是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占9%,在东盟的对外贸易中,东盟与中国的贸易额占11%。在经济一体化中贸易是基础,双方的贸易产品品种应全面发展,以提升区域内贸易在各自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三是虽然中国企业在东盟投资近年来快速增长,但中国在东盟的投资额远远低于东盟在华投资额,东盟国家非常希望更多中国企业前往投资。
最近,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缅甸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副主席貌埃、泰国总理阿披实先后访华,带着经济部部长、工商会会长及企业家在华开展招商引资。上述三方面当前双方经贸合作现状,值得我们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高度关注和积极应对。
许宁宁谈到,按中国-东盟双方协议,明年1月双方绝大多数产品关税为零。与此同时,为应对金融危机,有的国家采取了或有可能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开放市场与贸易保护是一对矛盾,我们应该采取预防措施防止这一矛盾出现和扩大。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双方经贸合作的空间大、潜力大,亟待通过密切、积极、有效的合作来大力开发。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以来的双方合作已充分证明:合作是发展的最佳选择。我们应充分认识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不是单纯的开放市场,不是为开放市场而开放市场,而是通过开放市场,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在优势互补中提高区域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实现区域内各国的共同发展。我们应充分认识到,中国-东盟自贸区与东盟经济一体化,两者相辅相成。
宁宁:“中国-东盟如何做到合作并进?”
许宁宁长期从事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推动和研究工作。6月份,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方秘书处先后召开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形势分析座谈会、中国与东盟行业合作发展座谈会、东盟有关国家驻华商务参赞座谈会、地方发展与东盟经贸合作经验交流座谈会等一系列座谈会,以探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与当前东盟经济发展如何更有机结合、相互促成。在此届论坛上,发放了由许宁宁主笔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报告》。就如何合作并进问题,许宁宁跟记者谈了以下建议:
一是,切实落实我国政府今年4月提出的近期发展中国—东盟合作关系的八点工作建议。这八点建议不仅仅对应对危机、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有现实意义,而且对于中国—东盟关系发展有战略意义,获得了东盟的高度好评。建议中包括我国将继续坚定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和一体化进程,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应尽快将这一揽子建议落到实处。
二是,实施双方行业对接工程,实现更多的贸易创造。双方行业需根据开放的新形势,及时对接、合理分工,从而积极组建新的产业链,提升本区域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在促进行业合作方面,双方的行业商(协)会则可发挥重要作用。我国行业商(协)会应尽快进入自贸区角色,加强与东盟行业商会的合作,共同探讨市场开放后的产业合作。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把促进双方各类行业商会的对接作为今年工作的重点之一,实施中国-东盟行业对接工程,今年以来,理事会相继与东盟纺织工业联合会、东盟钢铁工业联合会等20多家东盟有代表性的行业协会建立了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理事会还将分别下设若干个行业合作委员会,以更有效地促进中国与东盟行业对接和合作。
三是,双方应着力推动泛北部湾次区域经济合作。泛北地区的东盟国家是中国与东盟的主要贸易和投资伙伴,双方通过创新的次区域合作,来发展全面而密切的经贸合作关系,这对次区域内国家摆脱目前全球金融危机作用重大。尤其是,推动泛北经济合作可带动中国企业参与东盟东部经济增长区、东盟南增长三角、东盟北增长三角等次区域经济合作建设。泛北地区各国政府部门应尽早建立机制性合作关系,着力推动各方的产业、旅游、金融、交通等一系列领域的互利合作,特别是中越两国应将“两廊一圈”合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作为中国与东盟代表商界的对话合作,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已开始积极促进泛北国家商会间的合作,并相信在此方面今年将有实质性进展。泛北国家商会已表示将在理事会的协调下为企业在这一次区域合作中获得新发展服务。
四是,加强对我国企业走进东盟的指导工作。近些年来,我国企业关注并进入东盟的越来越多,但其中有的企业走了弯路。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货物贸易协议》、《服务贸易协议》以及即将签署的《投资协议》的执行,十分有必要加强对我国企业走进东盟的指导工作。政府有关部门应提出加强我国与东盟中小企业合作指导意见,协助双方中小企业互利合作。应鼓励双方中小企业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借助博览会了解供求信息,建立商务关系,分享自贸区相互开放市场的成果。应让越来越多的企业了解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进程、商机、挑战,以实现合作共赢。
许宁宁最后说,尽管在自贸区建设中尚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尽管在今后的合作中会出现一些新情况需要我们去共同应对,然而,我们深信,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前景广阔。只要我们相依为伴、合作共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一个崭新的区域经济合作体就会展现在世人面前,并在东亚经济繁荣、世界经济增长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关链接
许宁宁其人:中国著名东盟商务专家,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方常务秘书长,北京国际友好交流促进会副会长,中国—东盟博览会顾问,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客座教授,外交学院客座教授。198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经济学系,1992年在新加坡东南亚研究院作访问学者。经常出访泰国、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国家。
应邀在北京、天津、重庆等城市做过100多场东盟商务报告。著有《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报告》、《我们一起走过——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15年》、《商机:对话东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概论》等15本经济学书。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第二届至第六届的主题设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