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卖家找上门 发布求购》
 
当前位置: 首页 » 东盟商机 » 正文

东盟成为中资企业海外投资聚集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8-06  作者:web  浏览次数:54
核心提示:东盟成为中资企业海外投资聚集地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关系迅速发展。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双边贸易额已超过2000亿美元,东盟已成为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东盟是中国吸引外资的重要地区,是中国最大的海外承包劳务市场,也是中资企业海外投资的聚集地。
  在印尼,中资企业的投资发展较快。目前,我国对印尼主要投资于化工、家电和摩托车制造领域等领域,投资较大的项目有:中国海洋石油公司购买美国AR鄄 CO公司在马六甲区块的部分股权,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设立印尼分公司,中国保险设立的印尼分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购买了西班牙最大的油气公司 REPSOL-YPF在印尼9家公司5个区块的油气开发权,中国石油公司竞标成功购买了美国德丰公司在印尼的6块油田。近年,嘉陵、钱江、立帆、建设、南京金城、济南轻骑、重庆隆鑫、天津福士达等中国主要的摩托车生产厂都在印尼合作建厂,海尔、长虹、康佳、小鸭、海信、春兰等国内家电生产厂也在印尼合资建厂。
  新加坡是海外中资企业最集中的国家,也是中资企业在海外仅次于香港、纽约的第三大筹资地。目前,在新加坡注册的中资企业总数超过2000家,资产额达 190亿新元,雇员有数万人,国内100强大企业都在新加坡设立了公司或办事处,在新加坡上市的中资企业达到151家,占新加坡上市公司的20%和市值的 5%。由于新加坡是区域重要的转口贸易中心,中国出口到新加坡的商品多为转口贸易,许多中资企业以新加坡为基地,逐步进军周边国家市场。作为国际性金融中心,新加坡吸引了我国金融机构纷纷到新加坡设立分支机构,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均开设分行,中国人民银行成立投资子公司。到新加坡投资的中国高科技企业逐年增多,中国科技部在新加坡设立中国首个海外高科技企业创新中心,国内许多知名的高科技企业均在新加坡设立了分支机构,如TCL、华为、北大方正、华旗资讯等。
  近期,由于美国金融危机向发达国家、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扩散,金融危机对各国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它对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也产生了较大影响。随着中国-东盟区域一体化进程和各国政府扩大内需政策效应,中资企业在东盟国家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首先,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框架下寻求新的商机。随着区内贸易与投资壁垒的消除,将降低区内企业的生产成本,扩大市场规模,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运行效率。另一方面,它还将推动各国产业结构调整,促成区内新的产业分工格局的出现。中资企业可以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在新的区域产业分工体系中寻求经济利益。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中,中资企业可以更好地利用区位互补优势和更大程度的市场准入,根据价值链的安排进行专业化生产,促进区域生产网络和产业分工,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其次,东盟国家的扩大内需政策为中资企业带来新的商机。近期,东盟国家纷纷推出了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注重扩大内需,加大政府投入,鼓励私人投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扩建廉价住房,开放服务业领域,扶持中小企业,这为中资企业到东盟当地投资设厂和承包工程提供了一系列商机。近年来,中资企业在东盟国家的投资设厂和承包工程不断增多,一些企业已逐渐熟悉当地投资环境,并投资或并购了一些大型项目,承包了不少建设工程,赢得了良好的信誉。
  最后,利用国内产业升级将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工序转向东盟一些国家,目前,美国金融危机已对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出口产生了一定冲击,也迫使我国部分发达地区加快了产业升级和企业外移。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企业除部分向我国中西部转移外,一些产业和企业可以考虑向东盟国家(如越南、柬埔寨等)转移,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以提高出口竞争力。
  当然,由于美国金融危机对东盟国家经济的影响才开始显现,尚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一些国家的投资环境仍有待改善。因此,中资企业到东盟国家投资设厂和承包工程需进行科学和谨慎的评估分析。
  (作者系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