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于2010年1月1日如期建成,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零关税、原产地证书等一系列词组,即将渗透到大众的生活中来。
经过多年的宣传,大众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个词汇并不陌生,可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广西是自贸区的桥头堡,大众的生活将出现怎么样的变化?
在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许多商家和政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通过他们的经商经历和参与的高层论坛,更加生活化地勾勒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蓝图,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建成之前,让我们回顾历史,以关键词的形式,梳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脉络,加深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认识。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中国人在自贸区里做生意,就像在国内一样
“现在正是我们携手合作的最佳时机。目前中国在越南的投资只有25亿美元,10年后就不仅这个数了,肯定有十倍、几十倍的增长。”在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越南常务副总理阮生雄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而阮生雄所说的10年后,就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更加完善的时候。
按照计划,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于2010年1月1日如期建成,届时中国与东盟国家90%的贸易产品的进口关税将为零,服务贸易市场也将实质性开放。而根据统计,这个自贸区包含19亿人口、11个国家,GDP接近6万亿美元,进出口贸易总额达4.5万亿美元,将是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可为本地区和全世界带来巨大商机。
根据《国际经济法》的规定,自贸区实际上就是两个或多个经济体,在WTO承诺的基础上,相互逐步取消大多数产品的关税和非关税措施,开放服务业和投资市场,实现贸易、投资全面自由化。
对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简单的理解就是,中国人在东盟各国做生意,就像在国内做生意一样,享受国民待遇,少了很多的关卡,如果能够进入最惠国待遇条款,还可以享受一些特有的优惠政策。“自贸区是实行内松外紧的政策,也就是说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双边建立优于WTO的优惠政策,而对区域外的国家则按WTO的原则进行,不能享受自贸区优惠政策。”广西社科院副院长古小松说。
根据中国和东盟签署的协议,双方相互给予投资者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和投资公平公正待遇,为双方创造更为有利的投资条件和良好的投资环境,从而进一步促进双方投资便利化和逐步自由化。
关键词:零关税
中国与东盟之间将基本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中国很多企业的市场在东盟,对东盟商品也有很大需求。自贸区的启动和零关税的实施,将会降低中国企业的生产成本,也会帮助企业开拓新的市场。”中国防城外轮代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波非常看好自贸区带给中国企业的机会。
一直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有着密切的经济合作关系,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这种合作互动日益紧密。今年前3个季度,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不断增加。
根据中国与东盟签署的协议,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中国和东盟国家90%的贸易产品将实现零关税,并将实质性地开放服务贸易市场。这意味着,中国与东盟之间将基本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企业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其实,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之前,双边国家“不满”贸易区前进的速度,从2004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开始实施“早期收获计划”,在水果贸易等领域,逐渐实现零关税。早在几年前,东盟国家的山竹、榴莲等水果属于高档水果,需要三四十元一公斤,可是现在,这些物美价廉的“洋水果”,不过七八元一公斤,普通市民也能吃上这种高档水果。
水果批发商李平,在广西凭祥市浦寨边贸点从事边贸生意,早在2004年的“早期收获”计划中,她就尝到了“零关税”的甜头。李平从1993年开始从事水果贸易,但贸易量一直较小,自2004年根据自贸区“早期收获”计划水果贸易实现“零关税”后,她的生意越做越大,现在每天要从陕西、河北、河南进口十几吨苹果、梨、柑橘出口到东盟国家。
据海关统计,今年1至9月我国进境水果数量最大的口岸广西凭祥口岸新鲜水果进出口总量约为59万吨,同比增长50.85%。其中出口33万吨,同比增长30.12%;进口26万吨,同比增长35.3%。
关键词:原产地证书
商品进入国际贸易领域的“护照”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给了商家发展空间,零关税给了商家上升空间。如何让自己的产品走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都不怕,在这里不得不研究“原产地证书”,原产地证书简称产地证,是商品进入国际贸易领域的“经济国籍”和“护照”。持有普惠制产地证可以享受比最惠国税率更优惠的关税减让,使相应产品获得价格优势。
2009年上半年,广西桂花机械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向东南亚国家出口拖拉机6000余台,每台价格300美元至600美元,该公司副总经理赵华,对原产地证书认识很深:“只需在广西检验检疫部门申办自贸区原产地证书,再向进口国海关提交原产地证书就可享受50%的关税优惠,自贸区原产地证书帮助企业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在东盟市场的价格竞争力。”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已开始利用自贸区带来的这一优惠条件掘金东盟市场。据统计,仅去年广西就签发原产地证35072份,今年1至8月共签发原产地证书27740份。持有贸易区原产地证书的产品在东盟有关国家海关不仅可享受关税减免待遇,还能获得便利的通关条件。
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在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说,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将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企业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普通消费者也将从中受惠。
不过,11月2日,广西社科院副院长古小松在作《广西宣传文化系统学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知识专题报告会》上透露,他曾到检验检疫部门调研,发现广西企业真正办理原产地证书的不多,主要是因为不熟悉英语和对原产地证书的相关规定不了解。
自贸区明年建成后,广西企业还不懂得利用这些政策就要吃亏。目前的规定是,原产地证明是需要用英语填写的。古副院长建议商家学好英语,掌握相关知识,这是进军东盟的前提。
自贸区知识话你知
中国-东盟关系发展历程
1991年 中国与东盟开始正式对话。
1996年 中国与东盟成为全面对话伙伴国。
1997年12月 中国国家主席出席首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会议期间,中国与东盟领导人发表了《联合宣言》,确定了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
2002年11月 双方签署《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确定了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目标。
2003年10月 双方签署《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且中国正式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确立了中国与东盟的战略伙伴关系。
2004年11月 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中国广西南宁举行。
2004年11月 双方签署《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和《中国与东盟争端解决机制协议》。
2007年1月14日 双方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
2009年8月15日 中国与东盟10国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自贸区《投资协议》
2009年10月24日 在第十二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就中国与东盟下一阶段的合作,提出了6点建议,并倡议制订2011年至2015年《落实中国-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的行动计划》,推动中国-东盟关系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