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期中国东盟经济合作发展的最重要经济背景就是目前尚未结束的金融危机,基本的判断首先要基于此次危机是否改变了中国东盟经济合作承载着双方的非经济诉求这一核心特征。到目前为止,没有什么证据显示中国东盟双方已将纯经济福利作为推动双边经济合作的唯一目标(事实上,这种福利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在一定意义上说,双方经济合作的前景仍将首先取决于中国东盟推动双边关系发展的意愿,而双方正在并将积极推进双边关系这一点几乎是不用证明的,至少从中方来看是这样。因此,危机不会改变双方继续推动经济合作的愿望。但后危机时期双边合作仍会因为其他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如下两个趋势:
1.双方经济合作的制度化进程将主要在多边框架内推进,但前景并不乐观
此次危机虽然没有改变中国东盟双方加强经济合作的愿望,而且根据东亚合作具有危机驱动性的观点,还给中国东盟经济合作提供了动力,但它确实改变了双方开展经济合作的宏观经济背景。对于中国东盟双方来说,此次危机给他们提出的课题是相同的,那就是在后危机时期如何应对全球经济再平衡问题。很显然,危机暴露出来的全球经济失衡使东亚国家、尤其是中国和东盟不得不面对后危机时期经济增长模式问题。
中国东盟合作的制度化进程已经领先于东亚合作的整体安排,而对于中国来说,除非东亚合作能取得突破,并在东亚合作中获得认可,那么中国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崛起。刚刚进行了两次的东北亚峰会尽管目前看尚无实质性成果,但说明中日都已经认识到东北亚合作对于东亚合作整体进程的重要意义。因此,中国下一步将会通过加强东北亚合作来推动东亚合作。这是一个方面,另外对于东盟来说,在“10+”框架下推动东亚合作甚至亚太合作符合其大国平衡战略,既可以在中美关系出现困难时难以做出选择,又可以摆脱对某一大国的过分依赖,在“辐—轴”体系强化的过程中获得更多话语权。由此可见,双方都更加倾向于在多边框架内推动经济合作。
但东亚合作的前景不容乐观,因为建设区域市场的利益共识在上次危机后不久就被各方的竞争性考量所覆盖,日本在东亚合作中倾向于一个包含更多大国的 “10+6”框架,并对“10+3”框架下的合作安排态度日渐冷淡。而美国重返东南亚并力推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使得东亚合作的框架之争前景更加模糊,自然拖累中国东盟经济合作的制度化。
2.中国东盟经济合作的相互依赖性就贸易、投资来说还将加强,但其在促进双边关系方面的效用或将下降对于出口市场主要依赖欧美的东盟和中国来说,2008年金融危机是一个严重的考验。2008年下半年以来,双方的经济增长都经历了严峻的下滑,但中国随后采取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使中国经济 2009年上半年增长7.1%,第三季度增长8.9%,第四季度将可能超过9%甚至达到10%。对于正在寻求摆脱危机影响的东盟国家来说,通过加强对华贸易、投资合作,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红利是最理性的选择。
而自贸区建设本身效能逐步释放也将进一步加强双方的贸易投资合作。即使双边经济合作的制度化进程放缓,双边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关系仍将继续深化。就目前东盟对中国经济的依赖情况看,无论是投资、还是贸易都还算不上是过度依赖。因此,就算东盟没有动力通过加强机制化推动与中国的经济关系,但也不会有什么反向的动作。
总体来看,虽然在后危机时期双方出于经济发展的需要会继续加强在贸易、投资等领域的合作,并可能试图构筑某种新的分工模式以应对全球经济再平衡的压力。但由于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作者在上期的短文中分析过这些因素),经济合作对双边关系的促进作用可能会有所下降。因为大国的介入以及东盟追求自身影响力的要求会把相对收益思维带入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中。此外,从理论上讲,经济合作对于国际关系的影响一定是有限度的,它无法超越低端政治而影响双边的安全关系,也无助于双方的领土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