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详细说明:
【品 牌】:团月
【品 名】:团月坦洋工夫红茶1星
【等 级】:一级
【保 存】:密封避光防潮
【规 格】:3g单泡装
【产 地】:福建福安坦洋
干茶:★★★★☆ 乌黑茶汤:★★★★☆ 金黄香气:★★★★☆ 淡雅口感:★★★★☆顺滑叶底:★★★★☆ 匀称
公司每天都要接到30几通电话,100多条旺旺邮件消息,问早春茶什么时候能上市。全国各地的很多老客户都迫不及待地想品尝最嫩的早春茶。
现在公司正式宣布早春茶上市了!
今年,受连续阴雨影响,把茶农堵在了家里。早春茶采摘推迟了10天左右,采摘时间推迟,早春茶产量减少。
早春茶,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明前茶”,因为受虫害侵扰少,芽叶细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称得上是茶中极品。往年2月底3月初就能采摘的且数量不多、茶叶鲜嫩的早春茶一直是茶农以及经销商们追捧的明星产品。
“坦洋工夫”历史文化
美丽传说:
“坦洋工夫”的问世,至今有着150多年的发展历史,以其原料优质、制作工艺独特、技术精湛、品味香醇等特点,名列“闽红”三大工夫红茶之首,1915年与贵州“茅台酒”同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曾一度风靡世界。在她的背后,其诞生过程,充满着传奇色彩,有这么两种美丽的传说,至今广为流传。
其一、传说清雍正年间,坦洋胡氏家族有个叫胡福四的年轻人(即胡桂禹,坦洋胡氏第四世,出生于康熙61年,即1722年,他老人家活到七十岁,仙逝于1791年),当时依父兄之命,从水路前往广东办事,途中,在广州附近水域遇风翻船落水,幸遇一过往船只搭救,船上的主人是一对母女,是某英商洋行买办的眷属,买办大人见胡福四机灵俊朗,十分赏识,有意相携,得知这个后生来自茶乡,就透露以商机,说是洋人喜欢一种红茶,这种红茶是一个少数民族制作的,因为产量极少,英商往往重金都求之不得。这位热心的买办大人,还将这种红茶的基本制作方法告诉给了胡福四,并嘱咐其返乡如法制作,说是如果能做出来,那么做好后可运抵广州,由其洋行销往海外。胡福四回到坦洋,便依法试制这种红茶,经过一番努力,最初的坦洋工夫红茶从此面世。这种制法后来渐渐传开,乡人竞相仿制。
其二、相传清朝咸丰元年,坦洋有位胡姓茶商外出做生意,途中在一客栈遇见一位建宁茶客身患痢疾,那人上吐下泻,病情万分危急。事茶者往往心善,胡姓茶商见状,便以坦洋出产之茶,加生姜、红糖泡冲为药,那人服下之后,仿佛神迹出现,病情大为好转,并很快康复。为报答救命之恩,建宁茶客与胡氏结拜为兄弟,并传他一门独特的私家红茶制法。后来胡氏回家以坦洋之茶为原料照法一拭,发现制出的新茶品质果然不凡,外人品过,也赞不绝口。因为此茶以坦洋当地茶叶为原料,且制作工艺颇费工夫,胡氏有感而发,称之为“坦洋工夫”。
“坦洋工夫”发展历史
坦洋工夫屡屡为国争光:当年清朝深受鸦片毒害,华夏财富源源不断被掠往英伦三岛,但令人骄傲的坦洋工夫,却能从大不列颠帝国虎口夺食,为中国争回无数真金白银;公元1915年,其声誉更达到一个历史巅峰:与国酒茅台一起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实乃工夫不负有心人,坦洋工夫亦醉迷天下爱茶人!
1371年(明洪武四年),福安坦洋村民发现野生“坦洋菜茶”。
1851年(清咸丰元年),福安坦洋村胡氏成功试制“坦洋工夫”红茶。
1875年(光绪元年),安徽籍闽官徐干臣返乡,将坦洋工夫种苗及工艺带回祁门,始创“祁红”,其后,坦洋工夫工艺又由祁门传到云南,称“滇红”。清代·坦洋工夫通过航运,远销英国,并成为英国王室特供茶。
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2007年11月,中国申奥第一茶
2008年2月,“坦洋工夫”成功注册为“中国证明商标”
2009年3月,“坦洋工夫”成为“福建省著名商标”
2009年10月,“坦洋工夫”获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的国家标准,成为第一个获得国家标准的本土产品。
2010年1月15日,“坦洋工夫”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