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卖家找上门 发布求购》
 
发布信息当前位置: 首页 » 供应 » 化工 » 单质 »

优质羟丙基纤维素现货厂家QQ:1873470041信息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单价: 面议
起订:
供货总量:
发货期限: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天内发货
所在地: 中国 北京
  刘新生 先生 (销售部销售经理)    联系通话 询价
找不到你要的产品?发布求购信息让供应商来找你!

 
 
产品详细说明

产品详细说明:

基本信息羟丙基纤维素 (Hydroxypropylcellulose)  Hydroxypropyl cellulose 分子式(Formula):分子量(Molecular Weight):

物化性质(Physical Properties)  1.外观:白色或类白色粉末。  2、 颗粒度;100目通过率大于98.5%;80目通过率大于100%。  3、 炭化温度:280-300℃  4、 视密度:0.25-0.70/cm3(通常在0.5g/cm3左右),  5、 比重1.26-1.31。  6、 变色温度:190-200℃  7、 表面张力:2%水溶液为42-56dyn/cm.  8.CAS号:9004-64-2

分类  羟丙基纤维素可分为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和高取代羟丙基纤维素(H-HPC)

高取代羟丙基纤维素性质:  1、 常温下溶于水和多种有机溶剂。如:无水甲醇、乙醇、异丙醇、丙二醇、二氯甲烷,也可溶于丙酮、氯仿、甲苯和溶纤剂,溶液均透明。  2、H-HPC是良好的热塑性物质,具有优良的成膜性,所成膜非常坚韧,光泽性良好,弹性充分。灰份极低,使本产品具有优良的粘结性,作为乳液增粘用,十分稳定,而且分散性好。  3、H-HPC本身无药理作用,无毒,对生理无害。  4、H-HPC呈化学惰性,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5、取代基分布比较均匀、充分,H-HPC抗菌强。  6、平衡湿含量较低。  7、由于本身是非离子性质,本品在酸性溶液中不会凝胶,在广泛PH值中显示优良稳定性。  8、H-HPC的浓液可形成正规取向的液晶。  9、H-HPC水溶液具有表面活性作用。  10、其水溶液随温度的升高和降低,历次经过凝胶和溶解的可逆过程。

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性质:  1、性状:低取代羟丙纤维素在水中溶解成澄清或微浑浊的胶体溶液;在乙醇、丙酮或乙醚中不溶。  2、配伍变化:低取代羟丙纤维素不能与其它高浓度电解质配伍,否则引起“盐析”。溶解后的低取代羟丙纤维素与苯酚衍生物,如甲基和丙基对羟基苯甲酸盐有某些禁忌。

用途

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  低取代羟丙纤维素(L-HPC)主要作片剂崩解剂和粘合剂,用低取代羟丙纤维素(L-HPC)作粘合剂、崩解剂的特点是:容易压制成型,适用性较强,特别是不易成型,塑性和脆性大的片子,加入低取代羟丙纤维素(L-HPC)就能提高片剂的硬度和外观的光亮度还能使片剂崩解迅速,即使片子的硬度达到13kg不碎,崩解也只需十几分钟,提高片子内在质量,并提高疗效;用低取代羟丙纤维素(L-HPC)制得的片剂长期保存崩解度不受影响。  作片剂粘合剂,湿法制粒时一般加5~20%,粉末直接压片时用量5~20%,作片剂崩解剂,用量2~10%,一般为5%,内加和外加均可,视具体处方而定。  低取代羟丙纤维素(L-HPC)也可作为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用作乳化剂、稳定剂、助悬剂、增稠剂、成膜剂,用于饮料、糕点、果酱等的制造。  低取代羟丙纤维素(L-HPC)还用于日化工业,用作霜剂、香波、乳液等化妆品的制造。

高取代羟丙基纤维素  1. 用作粘性剂:在制药领域内,本品主要用作粘结剂,如作为片剂、粒剂、细粒料的粘结剂。  2. 用作片剂的薄膜包衣材料。HPC具有优良的成膜性,所得膜坚韧并有弹性,可与增塑剂一比高低,通过与别的抗湿涂膜剂混用,可进一步改善膜的性能。  3. 用作酏剂的增稠剂,洗剂的添加剂和乳剂的稳定剂。  4. 可用作骨架材料制备骨架缓释片,缓释小丸和双层缓释片。  5. 用作乙醇场合时的凝胶剂以及用作软膏基料。  六、溶解于水:  1、 溶解于水:  A、 将H-HPC慢慢加入到剧烈搅拌的水中,直到完全融解为止,如果将全部物料加入将难于溶解;  B、 取预定水量的20-30%加热到60℃以上,在充分搅拌的条件下将HPC慢慢加入,待所有HPC加入后,再将剩余的80-70%的水加入,可完全溶解。  2、 溶解于有机溶剂:  在充分搅拌下将H-HPC慢慢加入到有机溶剂中,若一次性加入溶解很困难。

制备羟丙基纤维素  羟丙基纤维素:由棉花粉碎成粉末,经碱化、醚化、离心脱水、烘干粉碎而得。

包装、贮运及注意事项:  用纸板桶内衬聚乙烯膜袋封装,每桶净重25kg;  贮运注意事项:密封、严禁日晒雨淋、防潮、严禁与酸碱接触。

 
更多»本企业其它产品

[ 供应搜索 ]  [ 加入收藏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