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卖家找上门 发布求购》
 
当前位置: 首页 » 东盟对外贸易 » 正文

危机促出口结构调整,东盟增幅远超整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3-12  作者:web  浏览次数:94
核心提示:危机促出口结构调整,东盟增幅远超整体
中国已连续四个月出口下跌,而一月份外贸的跌势更超预期:出口跌17.5%乃96年初后最大,入口跌43%乃93年来最多。虽说数据受春节因素扭曲,但巨大跌幅仍令人不安。且国际金融危机除冲击贸易总量外,还影响到贸易结构,其情况值得探讨。出口市场趋多元化

  中国数据虽差,但相比周边却反觉不错:一月份日韩星等出口均下降三成多,日本台湾更逾四成,显见危机震荡之深。幸而近年中国出口市场趋向多元化,有助分散风险并减少冲击影响:一些传统发达国市场的放缓,至少部分为新开拓市场的高增长抵销。去年中国对美、日及香港的出口增幅均低于整体出口的,对美国及香港的还出现了少见的单位数增长(头11个月分别为9.6%及5.4%),只有对欧盟的增幅21.8%,稍高于整体的19.3%。另一方面,对东盟、拉美及非洲等的出口增幅却远超整体,分别为24.4%、42.6%和37.7%。

  另一项重要的结构性影响是,加工出口受到较大冲击。自2005起加工出口增幅已开始稍逊整体,到去年情况尤劣,头11个月加工出口只增约15%,明显低于总体的19.3%。这带来了几个效应:(一)拉低加工所需入口增幅:加工入口头11个月只增约6%,远低于整体的22.8%。(二)由于加工出口业务多由外商进行,因而影响外商出口增幅。2005外商企业出口增31.2%,高于整体的28.4%,之后情况倒转,到去年仍如此,外商出口只增16.2% (头11个月)。(三)影响沿海的主要加工出口基地,令其出口增幅放缓。广东所受打击最大,头11个月出口只增11.4%而低于整体,但上海、江苏及浙江等长三角地区,增幅则贴近或稍高于整体。广东增幅相对放缓已有数年,但去年差距扩大,出口增长极地位已不保。

  出口结构多变化

  上述一些近年浮现的出口相关结构变化,如市场多元化、国内企业化、非加工化及广东龙头角色的消退等,在危机下似都加快演化,显示冲击正促进结构调整。还须注意的是产品结构的变动,今年一月份的情况更耐人寻味:传统劳动密集加工项目逆势上升,如服装升5.7%鞋升10.6%,而近年增长较高的产品反而顺势大跌,且跌幅较整体为甚,如机电跌20.9%,高科技产品跌28%,化肥跌79%,钢材跌54%。这似显示出口结构的逆向调整,即走回多年前的格局。当然,这或许只属一时的偶发事件而非长远趋向,事态如何发展尚待观察,原因为何亦未确定:或许近月恢复的出口支持措施(如增加退税等),对传统加工出口特快见效;又或外需不振对资本货品打击更甚,而一般的必需消费品则受影响较少。无论如何,当局必须对此密切注视,而且除了一般性的支持出口政策外,还要按出口结构(尤其产品方面)的改变而采取针对性措施。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