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卖家找上门 发布求购》
 
当前位置: 首页 » 推荐商机 » 正文

到泰国去 绕开贸易壁垒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12-27  来源:本站  作者:web  浏览次数:43
核心提示:到泰国去 绕开贸易壁垒
12月22日,泰国正式解除了在曼谷和周边三府实施了8个月的“紧急状态令”。此前的5月19日,泰国政府正式下令清散红衫军,实施紧急状态令。不过,对于身在泰国的中国商人而言,身边正在发生的这一切,并未给他们留下过于深刻的印象。

  在华立泰中罗勇工业园开发公司总经理徐根罗看来,解除紧急状态令前后并没有区别,“好像根本没有紧急状态令”,“动乱影响的范围非常小,在曼谷两三百公里外的罗勇地区,当地人甚至都不知道曼谷的事情,即使在曼谷,红衫军闹得最凶的时候,我也常去红衫军活动区域的银行或政府部门办事”。

  相比红衫军,徐根罗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关注。“现在,我们都忙不过来了,来投资考察的人太多了,今年已确定8家,而以前一年才一两家”。

  “政治不稳定,但社会稳定。”石油专用管生产商WSP泰国公司总经理张勇钢总结说。对于WSP来说,在国际贸易摩擦日益增加的今天,泰国依然是一个安全的避风港。

  “自1923年以来,泰国发生了20次左右的政变,但它仍然成为亚洲四小虎之一,事实上,泰国政治与日本相似,政府首脑一直很不稳定,但这无碍于泰国社会的平稳发展”。徐根罗称。

  正是基于这种判断,近几年,不少中国企业纷纷进军泰国。在徐根罗的华立泰中罗勇工业园区,WSP(无锡西姆莱斯石油专用管制造公司)是投资最大的中国企业。

  作为中石油的第三大石油专用管供应商,WSP之所以赴泰国投资,源于年前的一个认识: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国际贸易摩擦难以避免。事实上,2010年9月,美国商务部刚刚做出终裁,决定对中国产无缝钢管征收13.66%至53.65%的反补贴关税及48.99%至98.74%的反倾销关税,而去年9月,欧盟也决定对中国产无缝钢管征收反倾销关税。

  但泰国,却是美国、日本、欧盟等承认的“市场经济地位”国家,这使得“泰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较少遭遇打压。

  到泰国设厂,将泰国作为制造、出口基地,显然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据张勇钢介绍,2009年11月WSP决定在泰国投资5亿人民币,建设一个加工出口型无缝钢管的生产基地。

  在他看来,相比WSP之前考察过的柬埔寨、越南等地,泰国具有语言文化、经济基础和政府效率优势。目前,华人占泰国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随便哪个单位,都有会说中文的”;泰国的经济条件较好,是亚洲四小虎之一,基础设施相对完备,人才储备更为丰富;此外,“泰国政府的办事效率还不错”,“政府承诺的政策基本都兑现了,不确定因素少”。

  作为中国第一家也是唯一的一家投资泰国的无缝钢管生产商,WSP还享受了泰国国家投资委员会的政策优惠,“很多产业在国内并不受鼓励,比如无缝钢管,但在泰国却是鼓励项目”。2010年3月,WSP泰国项目开始建设,2011年初即可投产。

  不过,在泰国投资也并非一帆风顺。国内著名摩托车生产商力帆的经历,就是明证。

  2005年,力帆与泰国当地人合作创立企业,但4年过后,企业陷入困境,泰国合作方以各种推辞阻挠双方合同的执行。

  2009年走马上任的力帆泰国公司总经理吴培源,看到泰国厂房有些心酸,“站在厂区旁边还得当心房子倒塌被砸伤”。最终,经过一翻“拍桌子”的较量后,力帆通过“用自己钱买自己的东西”,从泰国合作方那里拿回了工厂。

  事实上,在了解泰国公司的困境后,吴培源曾提议撤出泰国,但最终,“到泰国练兵”的想法,让力帆留了下来。吴培源称,相较于国内迅猛增长的需求,力帆并不需要泰国市场来扩大产量,但“泰国是一个相对成熟的摩托车、汽车市场,在这里可以与世界一流的摩托车、汽车厂商短兵相接,锻炼自身的能力”。

  据公开资料显示,至2009年底,中国摩托车千人占有率为71辆,而泰国在上世纪末摩托车千人占有率即已是中国现今水平的两倍以上。而在汽车方面,泰国素有“东方底特律”之称,是东南亚最大的汽车生产国。“泰国市场基本饱和,而且品牌、质量意识均相对成熟。”吴培源表示,力帆要在泰国立足,就必须从其它品牌口中夺取市场份额。

  泰国还有一些传统农业国的缺点,比如,缺乏完整的工业产业链,并且,由于泰国人口较少,工业劳动力相对紧张,张勇钢与吴培源均担心,在当地难以找到足够数量的合格工人。
1077812010-12-27 09:59:30.8832010-12-27 09:59:30.883泰国食品出口2011年估8100亿铢 年增2.5%泰国食品泰国《世界日报》泰国食品工业院主任乃翩估计,2011年食品出口总值将达8,100亿铢,年比提高2.5%,前提是汇率为29铢兑1美元。泰国《世界日报》据泰国《世界日报》12月25日报道,泰国食品工业院主任乃翩估计,2011年食品出口总值将达8,100亿铢,年比提高2.5%,前提是汇率为29铢兑1美元。

  泰国食品出口增长有利因素是全球需求提高,主要出口产品有鱼罐头、冷冻鱼、水果、砂糖、棕榈油及味精等,而出口减少的产品估计为虾子、蔬菜及树薯等,因为产量降低。

  乃翩预测,2011年上半年出口趋向放缓,主因是泰铢升值、原料不足、国际油价提高。预计2011年首季出口价值为1,897亿2,700万铢,年比下跌7.5%;第2季出口1,990亿6,200万铢,年比减少3.6%。

  2010年1-10月泰国食品出口增长6.9%,不过下半年开始有放缓趋势,因为原料供应不足及泰铢升值问题,全年出口预计7,900亿铢,年比提高4.7%,低于8,300亿铢的预期目标。

  泰铢升值是影响出口主要因素,美国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美元贬值,且美国继续维持低利率政策。泰铢升值1铢将导致出口减少137亿铢,如果 2011年泰铢汇率27.5铢兑1美元,估计全年出口将负增长。至于2011年提高最低劳工工资,导致商品成本提高,需调升售价,但目前为配合商业部政策,继续稳定价格,导致业者收入减少,经营困难。
 
关键词: 泰国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