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老挝《经济社会报》报道,老挝计划投资部日前透露,2011年度上半年老挝出口形势良好,出口总额达8.36亿美元,同比增长15.69%,其中矿产品占54%(28%为铜锭,同比增长2.08%)、工业产品占15%(其中9%为纺织品)、农产品[16.15 -1.52% 股吧]占7%、电力占2.89%和木材及木制品占1.49%。进口总额达10.4亿美元,同比增长48%,贸易逆差2.1亿美元。预计全年有望出口17.5亿美元,进口21.6亿美元,逆差约4.1亿美元。1138172011-06-22 13:58:25.8602011-06-22 13:58:25.860中国建材企业进军东盟市场商机无限东盟建材工业和信息化部近年来,东盟各国建筑业迅速发展,对建筑材料的需求与日俱增,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建材企业进军东盟市场商机无限。工业和信息化部近年来,东盟各国建筑业迅速发展,对建筑材料的需求与日俱增,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建材企业进军东盟市场商机无限。
东盟各国建材采购需求旺盛,且大多依赖进口。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互通”工程的实施,东盟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民用住宅建设等建筑业强劲增长,对建筑材料需求水涨船高。但由于工业基础薄弱,这些国家的钢筋、水泥、陶瓷等必需建材一直供不应求。据印尼公共工程部称,近年印尼钢铁需求量不断增加,每年需进口约200万吨。缅甸水泥年均需求量已达600万吨,但缅甸国内水泥(包括国营和私营企业生产总量)年均生产能力仅为200万吨,缺口400万吨需要进口。此外,以建筑业为主要产业之一的文莱、新加坡等东盟国家也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和民用住宅等建设,对建筑材料的需要也不断增加。目前,东盟各国每年的建材进口需求额已经超过100亿美元。有专家预计,未来10年内,东盟国家将进一步发展交通、通讯、能源、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民用设施建设,这为坐拥地利之便的中国建材企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中国建筑材料价格和质量优势明显,热销东盟,建材企业开拓东盟市场占尽天时地利。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材料生产国和消费国。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石材和墙体材料等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同时,我国建材产品质量不断提高,能源和原材料消耗逐年下降,新型建材不断涌现,产品不断升级换代。相比东盟国家,中国建材同类产品在价格和质量等方面的优势十分明显,备受东盟采购商关注。
近几年,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进程的加快,中国建材产品对东盟出口规模不断扩大,进入了一个黄金发展时期。2002-2010年,中国与东盟建材贸易额保持年均两位数的增长。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同越南合金钢材成交量约为每周100吨,中国合金钢材占越南同类产品进口总额的40%。国内各省区市与东盟建材贸易活跃。据了解,今年首季,广东钢材对东盟出口达到18.8万吨,同比增长17.8%,东盟仍为广东钢材最大出口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