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卖家找上门 发布求购》
 
当前位置: 首页 » 东盟新闻 » 正文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十大走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4-11-03  作者:web  浏览次数:55
核心提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十大走向
   从2002年1月1日起的10年期间内,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将创造一个拥有17亿消费者、1.2万亿美元贸易总和的经济区,将对21世纪上半叶的世界经济与政治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方理事、北京东盟商务顾问中心主席许宁宁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了目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进展情况,并指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呈现十大走向。

  一、中国与东盟及其国家间的友好关系正走向又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政治互信,友好关系制度化,对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建立具有首要作用。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关系条约》,将有利于地区稳定和发展,有利于CAFTA的建立。

  二、CAFTA的建立正由坐而论道走向起而行之。近年来,日、美、欧盟、印度等均在与东盟加快商谈建立自由贸易关系,而在与东盟签定自由贸易区(FTA)框架协议方面,中国已先行一步。今年10月,中国与泰国将在近两百种水果蔬菜农产品上实行零关税;2004年中国与东盟国家早期收获的免税行动将开始实施。

  三、在中国,人们对FTA正由陌生走向逐步熟悉。在CAFTA建立中,人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到这一具有丰富内容的名词。“东南亚热”也将在学术研究界兴起。

  四、建立中的CAFTA,正由政府行为向企业行为扩展。随着中国与东盟国家间谈判的启动与深入,《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和执行,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CAFTA,双边贸易额大幅上升,双向投资也有了新的扩大。

  五、在国际经贸领域,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竞争和合作正发生着新的变化,而由竞争走向合作将带来“双赢”。随着CAFTA的建立,中国与东南亚将在一个更广阔的区域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整合资源,强化优势。

  六、中国与东盟间经贸合作,由侧重一般贸易向全面合作发展。在政府的有力推动下,经济、科技、旅游、资源开发、农业、能源、信息产业等一系列多领域的合作已经启动,并呈现出突破性发展趋势。

  七、中国与东盟10国的板块市场正走向一个相互融合的大市场。CAFTA的建立,相互间贸易、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将成为现实,也对相互间人员与货币流动的便利化将提出新要求,企业家要考虑新的跨国经营和新的市场开发策略。

  八、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投资,正由东盟企业在中国大量的单向投资,走向中国与东盟互为投资的双向投资。

  九、中国与东盟国家商会之间的合作正走向日益活跃、密切的新时期。随着CAFTA的建立,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商会之间的新合作将为其企业会员广开商路。

  十、由“中国机遇”走向“中国-东盟共同机遇”。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