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卖家找上门 发布求购》
 
当前位置: 首页 » 东盟新闻 » 正文

中国-东盟农业合作大有可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4-11-09  作者:web  浏览次数:43
核心提示:中国-东盟农业合作大有可为

在正在此间举行的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香米、榴莲、椰子油等东盟国家特有的农产品摆在各国展台的显著位置,而涉及农业的合作项目也频频签约。在博览会开幕当天,中国农垦系统就与东盟各国定下了23个合作项目,包括异地合作种植、加工、销售等,涉及金额达165亿元。
     专家普遍认为,农业方面的合作对增进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相互了解将起重要作用。随着中国和东盟国家了解的不断加深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提速,农业合作将大有可为。
    “在中国和东盟的多数国家中,农业都是重要的经济支柱。但农业发展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决定了扩大双方的贸易和合作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副秘书长张晓钦说。2001年11月,中国与东盟第五次领导人会议把农业确定为面向21世纪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2002年11月,中国农业部与东盟正式签署了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从此,中国与东盟的农业合作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两年来,我们与东盟国家开展了一系列人才培训、技术交流、试验示范和农业经贸合作促进等合作项目,”农业部副部长范小建说。
    截止到目前,中国已经与柬埔寨、印尼、老挝、缅甸、菲律宾、泰国、越南和马来西亚8个国家签订了双边农业合作协定或谅解备忘录,加强了双边农业合作政策的制定和农业技术交流,并实施了包括红麻、优质饲料加工、种猪生产、户用沼气等一系列科技示范项目。
    另外,中国与东盟达成了“早期收获”计划,从2004年初开始下调农产品的关税,到2006年,约600项农产品的关税将降为零。其中,中国和泰国已经从去年10月1日开始对蔬菜和水果的188项税目产品实施了零关税。“零关税”实施后,中泰蔬菜及水果产品贸易增长迅速。深圳口岸的统计显示,从去年10月到今年9月,经深圳口岸进出口泰国的果蔬贸易总额达到1.31亿美元,其中进口1.24亿美元,增长290%,出口686万美元,增长807%。 
    为了加快合作的步伐,2005年,中国打算邀请东盟各国高官考察中国的农业生产,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等。另外,中国还将召开东盟和中日韩13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研讨会,希望通过召开研讨会,推动各国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方面统一标准。
                                                                              (云南电视台)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