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卖家找上门 发布求购》
 
当前位置: 首页 » 东盟新闻 » 正文

广西与东盟农业合作综述:农业对接东盟大有可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9-05  作者:web  浏览次数:72
核心提示:广西与东盟农业合作综述:农业对接东盟大有可为
    农业合作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10大重点合作领域之一。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国与东盟开展了全方位的农业交流与合作。中国-东盟农业“早期收获计划”实施,大部分农产品实行零关税,中国与东盟、广西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这说明双方农业合作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农业对接东盟大有可为

——广西与东盟农业合作综述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黄信

  农业合作前景广阔

  中国和东盟大多数国家同属于发展中国家,农业仍然是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是共同面临的问题。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菲律宾、印尼等有大量可供开发利用的土地,农业发展前景广阔。这些国家的粮食还不能自给。例如,菲律宾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但目前菲律宾包括粮食在内的许多农产品处于短缺状况。柬埔寨农业资源较丰富,土地肥沃,水资源和热量均较为充足,农、林、牧、渔业发展具备一定的条件,全国共有670万公顷可耕地,但目前耕种面积仅为260万公顷,约2/3的可耕地未得到利用。越南经过革新开放已经从一个粮食进口国一跃成为粮食出口国,但越南的粮食等主要农作物生产条件落后,农业基础极不稳定,品种和技术需要更新。缅甸近年来农作物获得较好收成,大米、玉米、橡胶等主要农作物产量有较大增长,但缅甸目前基本上还是一个“自然”的农业国,大量的原始土地有待开发利用。老挝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目前还处于刀耕火种状态,粮食还是国民生存的第一需要。就是经济较发达的新加坡,95%农产品也要依赖进口,文莱80%的农产品需要外援。

  东盟10国人均占有耕地、森林、草地和淡水资源均高于我国。这些国家土地肥沃,雨量充沛,光热充足,土地资源的利用和生物资源的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相当丰富。

  东盟国家的主要农作物水稻和玉米的产量偏低,广西先进的农业科技和高产农作物品种普遍受到他们的欢迎,双方在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开发、无公害农业、大棚技术、沼气能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合作大有可为,甘蔗、木薯、水果、茶叶、桑蚕等经济作物合作的前景更加广阔。

  农业对接已有了基础

  过去的5年,我国与世界农产品贸易呈下降趋势,而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贸易不断增长。据统计,2002-2006年,我国对东盟的农产品出口值从18.65亿美元增加到30.67亿美元,增长了67%。2006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已达1608亿美元,同比增长23.4%,农业贸易总额达80.2亿美元,增长31%。2005年广西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总额为2.67亿美元,2006年增加到3.83亿美元。中国已经与柬埔寨、印尼、老挝、缅甸、菲律宾、泰国、越南和马来西亚8个国家签订了双边农业合作协定或谅解备忘录。截至2005年底,中国已在东盟国家实施了13个小型农业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包括杂交水稻种植示范、坡改梯示范基地建设、畜禽饲料成套设备示范等,均收到很好的效果。

  广西与东盟国家在农业方面的合作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如泰国的糖业公司早在前几年就与广西崇左市合作,建立了东亚糖业集团,为广西糖业重组作出了贡献;新加坡威尔玛公司选择广西防城港共同投资组建的“防城港大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合作相当成功。前些年,广西与越南、老挝等国农业部门签署了双边农业合作备忘录,与菲律宾建立了农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广西农业部门到越南、柬埔寨、老挝、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参与承担各种农业项目的规划和建设。2006年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广西分别与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东盟国家签订了近3亿美元的农业合作项目。目前,广西的杂交水稻已在越南大面积推广种植。这些说明广西农业对接东盟处于不断提升的态势。

  加快农业合作步伐

  广西农业资源丰富,区位优越明显,农业发展已经具备良好的基础。然而广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农业企业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重点应是东盟国家,就是在东盟推广应用农业技术和优良品种,开发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目前是广西推进与东盟农业合作的最好时机,应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快合作步伐。

  一是继续努力促进广西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合作,搭建双方企业合作的桥梁。要注重交流合作形式、交流领域的进一步拓展,逐步建立起政府、民间机构和企业多层次、全方位、多渠道的农业领域的沟通与合作。

  二是积极开展农业技术合作交流。广西要以利用与东盟开展的各种农业项目为载体,向东盟国家普及广西沼气适用技术、桑蚕养殖技术、水稻免耕抛秧技术,以及蔬菜、水果新品种和种植新技术。广西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如在亚热带作物选育、生物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研究应用以及家禽饲养、旱作农业等先进实用技术应用取得了可喜成就;香蕉、甘蔗植物组织培养等生物技术已形成工厂化,并大面积应用于农业生产,农业机械化技术等也有了长足发展;牛胚胎组织培养、可持续农业技术、生态农业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应以这些为基础加强广西与东盟在相关领域的广度和深度合作。

  三是稳步实施农业试验示范推广,推动农业优良品种和先进科技成果转化利用。农业试验示范推广是农业的特殊性之一。这方面广西已与东盟一些国家开展合作。东盟一些国家急需广西的农业部门到他们那里进行试验示范。例如老挝迫切需要广西的蚕业品种和技术在老挝进行试验。广西农业企业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开拓思路,大胆到东盟实施农业试验示范推广。

  四是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合作,着力培养农业技术骨干队伍。记者最近在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采访了解到,作为全国蚕业第一省区的广西,目前桑蚕丝方面的人才还很缺乏,尤其是高级专门人才。中国农业部前不久已与东盟秘书处续签的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构建了未来5年双方农业合作框架,其中一个重点是继续加强农业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根据东盟国家培养农业技术人员发展的需要,我国通过举办各类农业培训班,积极促进东盟国家农业技术人才瓶颈的解决。近两年,农业部先后为东盟国家举办了40多个培训班,近1000名来自东盟国家的农业技术或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广西农业部门应抓住这个有利时机积极开展与东盟农业人才培训方面的合作。

  五是充分好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前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对与东盟的农业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博览会上农业方面的合作项目不断增加。如何进一步利用好这一难得的平台开展与东盟的农业合作,是广西农业部门应该认真考虑的重要问题。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