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卖家找上门 发布求购》
 
当前位置: 首页 » 各省市启动东盟战略 » 正文

重庆启动东盟战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6-07  浏览次数:795
核心提示:重庆12条新政助渝企进军东盟《重庆商报》 华龙网讯 (记者 曹嘉智)昨天,市外经贸委发布消息称,我市拟出台12项新政策,助推重
 重庆12条新政助渝企进军东盟
 
《重庆商报》
 
 华龙网讯 (记者 曹嘉智)昨天,市外经贸委发布消息称,我市拟出台12项新政策,助推重庆造产品进军东盟市场,包括补贴渝企到东盟国家参展的展会费用等。 
 
  昨天,市外经贸委副主任何为透露,从2008年底开始,为帮助渝企度过金融危机,市政府曾出台政策:渝企到海外参加国际展会,可获50%的参展费用补贴。为促进重庆企业进军东盟,现在到东盟地区参展费用补贴涨到了全额补贴。 
 
  何为还透露,今年我市除要组织企业参加东盟展会外,还将在马来西亚举办一场“重庆造”产品的专场展示会。 
 
  “今年,我们要争取增开吉隆坡和胡志明市两条全新的东盟国际航线,重庆到菲律宾的国际航线也将恢复。”何为透露,我市已向全国各大航空公司发起了招标,预计年内2条重庆至东盟国家的国际客货运航线就将开通直航。 
 
  东盟自贸区成立后,我市将开通重庆-东盟的陆路直通车,并给予物流企业补贴。此外,还将出台出口通关便利化措施,降低企业通关成本。
 
 
打开通往东盟之"门"——东盟零关税下的重庆机遇
 
《重庆日报》
    
              
    从2010年1月1日起,中国与东盟双方之间约7000种产品,将享受零关税待遇,实现货物贸易自由化。 
 
    重庆与东盟的时空距离,从未如此接近。
 
    从2000年9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首次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议,今年8月,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与东盟10国经贸部长共同签署《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这意味着,全球仅次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第三大板块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会创造出一个拥有19亿消费者、近6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1.2万亿美元贸易总量的经济区。
 
    面对这一块诱人的蛋糕,重庆准备好了吗?
 
    重庆向南———天时地利人和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区域布局由沿海向内陆延伸,重庆有可能成为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西部的开放高地。重庆的“地方发展”符合国家的“大规划”,此谓天时。
 
    重庆地处黄金水道长江上游,曾是通商口岸,又是老工业基地,科教发达,人才济济,此谓地利。
 
    国内外众多企业此时寻求突围,产业向西部转移,尤其“看多”重庆,此谓人和。
 
    开放高地,不仅是“引进来”,还要能“走出去”。然而,重庆在区位上不占优势:距欧美大陆远隔重洋,离近邻日韩隔山隔海,与中亚五国乃至印度同样关山万里……
 
    只有一路向南的东盟自由贸易区,才是重庆时空距离最近的经济体。“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签署,则为重庆融入这个经济圈提供了可能。
 
    早在1995年,随着重庆第一辆“嘉陵”摩托车运往越南出口,“重庆造”摩托车就一马当先,率先闯入越南市场,书写了渝企与东盟的不解之缘。
 
    嘉陵集团,是本土摩帮中,最早扯旗进入越南市场乃至东盟市场的“带头大哥”,在它之后陆续跟进了宗申、隆鑫、力帆等其他摩帮“大佬”。它们让“重庆造”摩托车在东盟国家大街小巷奔驰时,也打响了渝企招牌。
 
    如今,东盟已发展成为我市最大的对外贸易市场。市外经贸委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我市对东盟进出口总额超过9.6亿美元,其中以“重庆造”出口占绝对主导,高达8亿美元。
 
    交通助力连贯出口捷径
 
    虽然区位上不如云南与东盟比邻接壤,也不如广西与东盟隔海相望,但实际上,重庆对开拓东盟市场一直持有积极姿态。
 
    早在2002年7月,市政府就与广西凭祥市建立了口岸“大通关”协作机制。目前,凭祥市聚集的重庆客商占其外地客商总量半数以上,重庆市经凭祥出口东盟的产品,出口额占凭祥同期对外贸易成交量的40%。
 
    不接壤、不临海,始终是横亘在重庆—东盟之间的鸿沟。为突破交通瓶颈,在2007 年6月获铁道部通过的《重庆铁路枢纽规划方案》中,新规划的“西安—重庆—昆明”快速铁路尤其引人瞩目,届时,从重庆到昆明不再转道贵阳,行程大为缩短。更重要的是,重庆至昆明铁路建成后,将搭上起于新加坡,途经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越南、老挝、缅甸等国,止于昆明的这条在2015年建成的泛亚铁路,从而步入东盟自由贸易区“快车道”。
 
    此外,加速开拓东盟市场,除打通交通要道外,政府部门近年来还努力致力于打通各个关键环节。 
 
    市政府连续5年组织渝企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为渝企在东盟市场寻找海外市场和贸易伙伴提供了平台,还与广西开展深度合作,同“中国—东盟博览会”结成特别合作伙伴。首个内陆保税港区在重庆挂牌成立,不仅可以大大降低“重庆造”进军东盟市场的物流与时间成本,还将吸引四川、湖北和湖南等地产品通过重庆中转进入东盟。
 
    有便捷交通作支撑,有政府助力为补充,虽然不是我国与东盟国家的边境省份,但重庆产业结构与东盟的互补性,以及西部区域发展战略中西南大通道的枢纽和物流中心地位,都为渝企积极融入东盟经济圈创造了优越条件。
 
    选好“敲门砖”是关键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正式生效后,一扇开放的大门将迎来全国30多个省市企业同台竞争。
 
    渝企如何抢占市场领先身位?答案是:选好敲门砖。
 
    目前,东盟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并非处于同一水平,此前有人将东盟国家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由新加坡、文莱等国组成,这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对于多数渝企而言,并非必争之地;第二层次由泰国、越南等国组成,这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于我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水平,这也将是渝企乃至国内诸多省市企业的必争之地;第三层次则是由老挝、缅甸和柬埔寨组成,这些国家目前仍处于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发展阶段,所需的是简单的工业产品,并需要大量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今年早前,率先“嗅”到东盟零关税诱人商机的本地制鞋企业,已开始酝酿抱团抢滩东盟市场,它们的做法或许值得其他渝企借鉴。
 
    “金融危机导致东盟地区大众消费水平降低,‘重庆造’皮鞋凭借价廉物美的品质,就广受当地市场欢迎。”重庆皮革协会秘书长侯云东介绍,借金融危机,反而促进东盟国家消费群体对渝产皮鞋的认知与关注,激发了当地市场消费能力。
 
    “赶在零关税实施前拓展东盟市场的企业,尽早布局市场、销售产品,把名气炒热后,再追加高端产品,就会逐步占领市场。” 
 
    东盟,重庆向南的节点战略
 
    今年9月,在我市召开的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上,市外经贸委发布《重庆内陆国际贸易大通道1144布局战略规划》,提出我市需要在2020年之前构建8条国际贸易大通道,其中沿渝滇、滇瑞、滇缅铁路,至缅甸入印度洋的“印度洋出海通道”;经渝黔铁路,从贵阳至南宁及广西沿海铁路,从广西北部湾港或凭祥出境,到达印度洋,前往东盟、欧洲和非洲各国的“渝桂出境通道”;以及起于缅甸、直抵重庆的“中缅油气石油管道”等三条国际贸易大通道,就已经在战略层面上,对重庆与东盟展开全方位经济合作进行了合理布局。
 
    遗憾的是,虽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一月后就将运行,但对于东盟诸国以及自由贸易区的概念,目前在我市部分政府层面和企业内部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实际上,近年来我国乃至重庆与东盟诸国在双边贸易中,向东盟出口的产品品种何其繁多,包括农产品、金属制品、矿物产品和其它制造业商品,都已经在东盟市场站稳脚跟,与东盟诸国展开的合作领域更是广阔。
 
    可以相信,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加快,我国与东盟贸易额的持续增长,以及我市规划中与东盟相关的三条国际贸易大通道陆续建成,重庆携手东盟正逢其时。
 
    
 
专家访谈
 
    打开重庆通往东盟之“门” 
 
    ——专访重庆社科院重庆研究所所长田丰伦
 
    “融入东盟的最好时机已经来了,现在不去,更待何时?”一谈起关于重庆融入东盟的话题,重庆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田丰伦一脸的焦急。
 
    “此前,重庆通过引进资金、技术、管理,让度市场换来了现在的进步,但处于转型期的重庆经济,必须要‘两条腿走路’:既依靠欧美日地区的资金、技术、管理方式,也要大力拓展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市场。”田丰伦表示,这不仅是重庆经济面临的转型之变,也是中国经济开放发展的必然历程。
 
    明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中国与东盟国家90%的贸易产品将实现零关税。对于重庆,这无疑是一个喜讯。
 
    田丰伦分析,重庆提出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构建国际贸易大通道是必要条件。“如果重庆和东盟展开合作,那么重庆向南的国际贸易大通道也就水到渠成”。
 
    可惜的是,打开这条通道似乎并不容易。
 
    今年10月,田丰伦在广西南宁参加东盟博览会期间,发现重庆如果能去东盟投资,那么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他的这一发现引来了更多的思考:东盟国家发展参差不齐,如何投资、如何赚钱?
 
    然而,渝企们的“嗅觉”似乎更灵敏。越南成为重庆摩帮开拓东南亚重要的“一步棋”;重庆的皮鞋生产商、食品加工企业等结伴去东盟抢占市场……
 
    “虽然企业已经察觉到东盟充满商机的甜美气息,但这仅仅是市场作用下的企业个体行为。”田丰伦认为,这并不意味着重庆开始真正融入东盟,也不能代表重庆已经在谋划构建国际贸易南通道的对外开放战略。
 
    作为带动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的“桥头堡”,重庆不仅有国家政策的“垂青”,还与东盟有着极强的互补性。
 
    汽车摩托车产业,相对先进的建筑业、装备制造业企业,轻纺工业等应该能在东盟谋取一席之地。
 
    田丰伦还有一个大胆建议:建重庆东盟农产品物流园区和一个重庆东盟工业园区,把重庆打造成东盟和中国贸易通道的重要节点。
 
    他认为,物流园区和工业园区可以汲取保税港区和“两江新区”的政策“洼地”优势,让这两个园区成为吸引东盟国家技术和资本前来的“磁石”。借助这两个战略性平台,重庆和东盟的合作将从工业、农业扩大到商务、政务的集聚,重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将再添“旺火”。
 
    创业档案
 
    力帆摩托:
 
    越南建立“根据地” 
 
    尹明善和他的力帆,堪称重庆企业进军东盟市场的先行者。
 
    2001年,力帆精心策划了一场飞跃越南母亲河———红河的好戏,凭借此,力帆摩托车一举打开当地市场。
 
    次年,力帆携10余家重庆摩托车配套企业,在距越南首都河内仅30公里的兴安省兴建力帆工业园。这种被尹明善称为“产业链输出”的海外投资模式,不仅与当地培育产业经济的想法吻合,更因实现了本地化生产和物流成本的极大节省,为力帆规避此后的贸易壁垒,在越南生根开花立下汗马功劳。
 
    目前,力帆工业园年产销值已逾3亿元,并带动约2亿元散件出口,成为力帆在东盟市场的主要“根据地”和“摇钱树”。尹明善透露,下一步他们会在越南成立合资轿车工厂,届时,仅越南一地,就将为力帆创造每年约10亿元产销值。
 
    “意识形态、对外开放方面,越南和中国有不少相似处,要融入当地的环境相对更容易一些。”尹明善支招说。
 
  博赛矿业:
 
    南洋掘得第一桶金 
 
    重庆企业“下南洋”,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逐渐形成规模,除了闻名的“重庆造”汽摩产品,最早出口到东盟市场的,还包括本地矿产资源———它让博赛矿业集团掘到了第一桶金。
 
    1997年前后,创业不久的博赛矿业集团,把目光投向时空距离与重庆最近的东南亚市场。“当初决定开拓东盟市场,首先考虑到运输成本相对较低,另外当地各项工业建设方兴未艾,对资源需求量很大,而且当地华人居多,沟通起来更加容易。” 博赛矿业集团负责人说,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得到国家授予自营进出口权的民营企业,博赛矿业在进行外贸交易时,能够绕过寻找中间代理商的环节,直接与客户进行沟通,这也是博赛矿业能够直接开拓东盟市场的“法宝”。
 
    进入东盟市场,博赛矿业依赖的“敲门砖”是铝土矿———将本地铝土矿资源开采后,出售给东盟当地企业,即为当地做铝制品等铝产业链产品的企业提供原料。当时博赛矿业得到的最大一笔订单超过上千万美元,目前泰国、印尼等东盟5国的企业,都成为博赛矿业的贸易合作伙伴。正是在东盟市场挖掘到第一桶金,为博赛矿业如今将产业拓展到南美、非洲市场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重庆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