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卖家找上门 发布求购》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东盟市场动态 » 正文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何打破中国产品"倾销魔咒"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1-03  来源:本站  作者:web  浏览次数:40
核心提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何打破中国产品"倾销魔咒"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于2010年1月1日全面建成。

    从温州鞋遭西班牙埃尔切市焚烧到莫斯科“艾米拉”大市场清除中国商人货物,从重庆摩托车兵败越南,到菲律宾纺织工会要求“纺织品关税保护”……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入“倒计时”阶段,如何打破中国产品在海外市场屡遭“倾销制裁”的“魔咒”,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中国—东盟自贸区面临深层考验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将拥有19亿人口、接近6万亿美元G D P、4.5万亿美元贸易总额。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启动以来,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额增长迅速。

    然而,令人担忧的问题却始终高悬自贸区头顶: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往来中,除了农产品一项长期贸易逆差外,无论是投资还是贸易往来,都是不折不扣的贸易顺差。

    广西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陈雄章介绍,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初衷在于,以中国强大的外汇储备和经济增速为基石,吸引东南亚国家进入市场,共享发展硕果。但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逆差,东盟国家在金融危机中的恢复能力较弱,将不排除东盟国家即使在2010年自贸区建成之后,也会启动贸易保护条款,形成事实上的贸易壁垒。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常务副秘书长许宁宁告诉记者,2009年以来,中国—东盟双方贸易额下降,1-6月较上年同期下降了23.8%,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相互开放市场,中国对东盟贸易顺差会加大,而东盟担心中国产品的大量涌入会冲击其中小企业,东盟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现正需出口的增长和外汇储备的增多、并担心失业增加。

    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占9%,在东盟的对外贸易中,东盟与中国的贸易额占11%。在经济一体化中贸易是基础,双方的贸易产品品种应全面发展,以提升区域内贸易在各自对外贸易中的比重。虽然中国企业在东盟投资近年来快速增长,但中国在东盟的投资额远远低于东盟在华投资额,东盟国家非常希望更多中国企业前往投资。

    低价竞争难以为继:中国制造屡遭“滑铁卢”

    一个引人关注的焦点是:中国—东盟贸易逆差的核心原因是什么?记者采访的专家学者们认为:中国产品一贯以来采取的低价竞争手段,不仅容易遭到海外同行的强烈抵制,更有可能陷入自身“低价—劣质—退出”的怪圈,这也就是中国制造屡屡在海外遭遇“滑铁卢”的关键。

    中国制造在海外市场的“滑铁卢”以温州鞋为代表,2001年8月至2002年1月,俄罗斯发生的查扣温州鞋事件,整个浙江商人损失大约3亿元人民币,个别企业损失达千万元以上。2003年冬,20多家温州企业的鞋类产品在意大利罗马被焚烧。2004年1月8日,尼日利亚政府发布“禁止进口商品名单”,温州鞋名列其中……

    同样的情况也曾经在东南亚国家上演。自1998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几大名牌摩托车如“隆鑫”、“宗申”、“力帆”等相继进军越南市场,并很快以价格低、外观美受到越南消费者的青睐,很快占领了当地市场。

    但 2001年,越南开始调整部分进口产品的关税,大幅提高了摩托车散件进口关税。这给中国摩托车对越出口带来了严重影响,致使中国摩托车对越出口一下子从巅峰跌到谷底,2002年越南市场中国摩托车进口额仅达到4000多万美元,其中绝大部分还是执行的2001年以前双方所签合同的剩余部分。与2000年相比,2002年的出口量已减少了90%以上。

    常年从事摩托车营销业务的越南客商武元强说“中国摩托车企业进入越南市场,主要的战略动机,无非是认为越南的经济才刚开始,赶不上中国,所以认为在这样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以低价切入市场是最好的战略。低价竞争的战略导致很多设计质量不佳的摩托车一时间充斥当地市场,中国企业相互之间也进行低价销售的恶性竞争,因此迅速遭遇‘滑铁卢’。反观日本摩托车,与中国企业差不多同时进入越南,由于注重质量,虽然价格是中国品牌的几倍到十几倍,但仍然深受越南消费者喜爱。”

    许宁宁用“2年打垮日本摩托,3年打垮自己”来概括中国摩托车产业的“越南之旅”。他警告中国企业:“自贸区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分一杯羹的,要参与竞争,企业更要懂得游戏规则,不能吃了祖宗饭,绝了子孙路!” 

    利益共赢+通道共享=破解“魔咒”

    “尊重队友,利益共赢,通道共享,才能实现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过程中打破中国制造的‘倾销魔咒’。”这是记者采访多位专家学者的共同看法。

    ——— 将自贸区中的同行视为“队友”而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对手”,这是打破“倾销魔咒”的首要条件。不久前,菲律宾纺织者协会已经对进入自贸区建成之后,中国服装和纺织品进入该国市场表示高度警惕,并计划要求政府启动贸易保护条款,以防止中国纺织品在当地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许宁宁说:“自贸区是要锻造整个区域面向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应该杜绝一进入对方市场就采取低价销售的手段。”

    ———学会通过行业协会的方式,与同行实现“利益共赢”。马来西亚对外贸易促进局官员诺哈鲁丁·诺丁认为,目前中国还习惯以大型国有企业与东盟国家的政府高层对接的方式来实施“走出去”的战略,这一做法尽管能够在短时间内赢得高层的认同,但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却不太容易得到所在国行业协会为代表的同行的认可。他说“中国的企业应该尊重东盟国家的行业协会,通过行业协会反而更容易融入当地的经济生活。”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方常务秘书长许宁宁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中国与东盟应该尽快实施双方行业对接工程,实现更多的贸易创造。双方行业需根据开放的新形势,及时对接、合理分工,从而积极组建新的产业链,提升本区域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在促进行业合作方面,双方的行业商(协)会则可发挥重要作用。我国行业商(协)会应尽快进入自贸区角色,加强与东盟行业商会的合作,共同探讨市场开放后的产业合作。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把促进双方各类行业商会的对接作为今年工作的重点之一,实施中国—东盟行业对接工程。

    ———与东盟国家共同建设“通道共享”的上下游产业链。

    由于中国具有强大的劳动力竞争优势,因此,原料采购中也逐渐具备了话语权。但中国在产品设计、技术创新领域仍然缺少足够的经验。相比之下,东南亚国家中的泰国、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在服装设计、电子产品创新、软件服务等领域具有较好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

    著名经济学家汤敏认为,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的行业协会和中小企业应该尽快实现对接,从而将各自的优势进行比较剖析,这就能够实现同行效益最大化。低价竞争和简单劳动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造成自贸区壁垒保护此起彼伏,只有将各自的优势最大化,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才能实现共赢的局面。
 
关键词: 协会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