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卖家找上门 发布求购》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东盟市场动态 » 正文

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开创广东对外开放新格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1-08  来源:本站  作者:web  浏览次数:52
核心提示: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开创广东对外开放新格局
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开创广东对外开放新格局
《南方日报》

话题缘起:全球人口数量最大、经济规模仅次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第三大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于1月1日正式运作,中国与东盟约7000种产品(即 90%的贸易产品)享受零关税待遇,19亿消费者在这个共同市场里获益。这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经贸联系上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世界贸易发展、促进当前世界经济复苏都将发挥积极作用。广东与东盟地缘相近、文化相通,交往历史悠久,经济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和增长潜力巨大,双边合作共赢的前景广阔,中国—东盟自贸区必将为广东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增添新的动力。那么,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启动对广东经贸发展有何影响?近期易于着手推进的合作领域有哪些?深化双边经贸合作还须克服哪些障碍?如何从构筑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战略高度谋划与东盟的合作,全力推动广东与东盟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我们特请专家建言。

广东更好地参与国际分工的新机遇

作者:李皖南

根据《中国—东盟货物贸易协议》,到 2010年1月1日,中国与东盟之间约有93%的商品实现零关税,基本实现货物贸易自由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第一个对外自由贸易区,也是东盟第一个对外整体性的自由贸易区,对双方的影响都很大,将会大大提升中国与东盟的区域整体竞争力。同时也为广东与东盟经贸关系的发展提供新机遇。

广东与东盟的经贸关系将提升到更高水平

随着自贸区内生产要素流动障碍的减少和消除,自贸区的市场会进一步扩大。这种市场范围的扩大促进了企业生产的发展,使生产者可以不断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享受规模经济的利益。此外,区域内资金、技术、商品的流动更加自由便利,有利于企业优化配置要素,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可便利投资者根据不同国家的比较优势重新安排生产布局,寻找更有效率、更具竞争力的合作伙伴,从而更好地发挥比较优势,增强国际竞争力。广东与东盟地理上的临近和相对互补的经济结构为产业内专业化生产提供了发展空间,有利于深化和加强双方之间各领域的投资贸易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增强竞争力,大力推动双方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意味着广东与东盟的经贸关系将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有利于广东与东盟贸易规模的扩大

自由贸易区除了要求削减关税外,还要求最大限度地消除非关税壁垒,这样,双方的产品和服务能够比WTO更优惠的条件进入对方市场,部分原先不可能发生的贸易被创造了出来,产生贸易创造效应。实际上,广东与东盟之间的这种贸易创造效应在2005年《中国—东盟货物贸易协议》开始实施、启动降税进程后就开始显现出来。2005年—2008年广东对东盟出口增速分别为24.9%、26.7%、39.8%、20.3%;同期,进口增速分别为10.0%、16.4%、20.3%和7%。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但2009年前9个月广东对东盟的出口仍保持正增长3.5%,进口降幅也低于全省进口降幅平均水平。随着中国—东盟之间零关税覆盖面越来越广,广东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创造效应也越来越大。

有利于广东优化出口市场结构

广东与东盟不同国家在不同结构产品上具有互补性,双方都从贸易扩张中获益。目前,广东出口产品中19.1%依赖美国市场,15.6%依赖欧盟,只有6.1%输往东盟。由于受到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干扰,广东产品常常受到欧美不少国家反倾销、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贸易壁垒的限制,贸易风险很大。与东盟贸易自由化后,有助于广东产品拓展市场空间。东盟国家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有利于广东的产品规避反倾销风险。而且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内可改变原材料进口地、加工地,减少贸易战。

有利于广东优化贸易商品结构,提升产业内贸易,提高对外贸易水平

产业内贸易是衡量对外贸易水平的一个很重要指标。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自由贸易区内部关税水平降低可以促进规模经济,形成产业内的水平分工,从而进一步推动双边产业内贸易的增长。而需求偏好相似理论认为,两国的人均收入越相似,需求结构也越相似,产业内贸易的可能性越大。广东与东盟部分国家处在相似的收入水平阶段,容易导致相同或相似的需求模式与消费偏好,促进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虽然广东与东盟之间有很大的资源禀赋差异,广东从东盟进口的很大一部分属于资源性产品,但与2005年相比,广东与东盟之间的产业内贸易份额在增长,其中机电产品在产业内贸易商品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8年广东机电产品进、出口额分别占同期广东与东盟进、出口额的67.6%和61.9%。今后,随着广东、东盟产业结构的提升,双方贸易规模的扩大和经贸联系的紧密,产业内贸易水平也会进一步得到提升。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


自贸区给广东企业和居民带来的实惠

□易行健

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历程,广东与东盟的经贸往来快速增长,目前东盟已经成为广东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也是广东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地之一,仅2008年广东在东盟投资占同年广东境外投资协议金额的20%。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启动,必将对广东相关产业、企业与居民带来深远的影响与实惠。

广东企业开拓东盟市场、加快商贸服务业发展的新商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启动导致两个经济体之间的贸易与非贸易壁垒降低,将实现近7000种产品零关税进入东盟国家,由此将产生极大的贸易创造效应与贸易转移效应。并且伴随着贸易与投资的进一步便利化,生产要素的流动也将逐步加快,广东与东盟之间的产业内分工与产品内分工将纵深发展,产业内贸易与产品内贸易特征将更为明显。广东从东盟能够以更低的成本进口集成电路等电子电气零部件,同时广东对东盟出口的机电产品与高新技术产品等中间投入品与最终产品也将由于关税的降低而迅速增长。广东对东盟的纺织品、服装、鞋类、塑料制品、家具等传统商品的出口以及广东从东盟进口的优质农产品与矿产资源也将呈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其次,广东与东盟国家之间的服务贸易总额也将大幅度增长,广东企业可以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积极承接来自东盟国家的服务外包并展开成本更为低廉的服务外包。最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启动将导致区域内货物流动的大幅度增加,广东是中国内地与东盟重要的商品进出口集散地,将进一步发挥地区物流运输枢纽的作用,加快广东商贸服务业的发展。总而言之,广东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进出口贸易占广东的总进出口贸易比重将进一步提高,为广东企业开拓东盟市场、降低进口成本、加快商贸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商机。

广东企业与东盟国家间的相互投资与产业转移升级将加速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通过双方相互给予投资者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和投资公平公正待遇,提高投资相关法律法规的透明度,为双方投资者创造一个自由、便利、透明及公平的投资环境,并为双方的投资者提供充分的法律保护,从而进一步促进双方投资便利化和逐步自由化。改革开放30年后,广东的低劳动力成本与低土地资源成本优势正在逐渐弱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启动为广东企业“走出去”与产业转移升级提供了机遇与良好的政策环境。广东目前已经初步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企业集团,可以将部分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与加工贸易转移到东盟劳动力价格与土地资源价格相对较低的国家。其次,新加坡、文莱等国的电子工业与石化工业相对比较发达,而其他东盟国家在资源与能源产业上还具有相对比较优势,东盟各个国家与广东的产业集群与企业集团将逐步在整个自由贸易区内重新进行资源的配置与调整, 广东企业可以这次机会实现自身的国际化发展。最后,部分东盟国家正处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峰期,广东企业可以借此机会积极参与东盟国家港口、交通、电力、市政、环保、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

居民可享受更低价格更多种类的东盟产品

不仅仅是企业,广东的居民也能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获得很多收益。首先,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后,来自东盟成员国的进口产品价格将平均有10%左右的下降空间,同时将有更多种类的产品进入广东市场, 这意味着广东居民将可以在享受更低价格的同时享受更多种类的东盟产品。其次,从旅游方面来说,自由贸易区建成以后,广东居民赴东盟国家的旅游将更加便利, 甚至未来有可能去部分东盟国家根本不用签证,这将导致越来越多旅游优惠政策和价格更为低廉的旅游线路逐步推出,以更大限度地满足双方居民的旅游需求。最后,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启动还将促进双方居民的社会文化交流,广东各高校来源于东盟国家的留学生数量也将大幅度增加。

基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启动将为广东企业与居民带来诸多收益,广东有必要很好地研究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框架下,广东与东盟国家之间在要素结构、产业结构、贸易结构等方面的对接问题,快速开展双方在农业、通信技术、贸易、投资、旅游、能源、环保、教育和公共卫生等多个领域的磋商与合作,以期获取更多的合作收益。

作者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院长、教授


广东与东盟合作面临新考验

□郭楚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启动标志着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贸联系上升到了新的历史水平,这必将为广东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增添新的动力,对促进世界贸易发展和世界经济复苏也将发挥积极作用。

广东处于改革开放前沿,又与东盟地缘相近、文化相通、交往历史悠久。广东和东盟经济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和增长潜力巨大,双边合作共赢的前景广阔。加强广东与东盟经贸合作,有利于广东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有利于广东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有利于广东与东盟开展能源资源合作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笔者认为,要从谋划广东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战略高度重视与东盟的战略合作,全力推动广东与东盟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一是要了解和掌握金融危机背景下东盟各国的贸易和投资政策,二是要对自贸区建设的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有充分认识,企业应尽快提高广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自贸区优惠条件,找准切入点,尽快制定开发东盟市场的经营战略和策略,才能在与东盟增进合作中实现新发展。

重视并全面评估金融危机对高度外向型的东盟经济的影响

2008下半年以来,随着金融危机不断扩大和深化以及全球金融市场的持续波动,东盟各国的汇市和股市急剧下挫,外国资本大量撤离。2009年以来,随着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冲击的扩展,对于高度外向型的东盟经济的影响逐渐显现。各国出口贸易急剧下降,企业生产订单减少,银行信贷大幅紧缩,房地产市场陷入低迷,失业人数开始增加。2009年,东盟主要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已大幅下滑,甚至出现负增长。

全球经济衰退已导致东盟出口商品需求下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加上越南经济困境、印尼对华政策多变、泰国政局动荡、我国与部分东盟国家的海洋领土纠纷等叠加因素均有可能加剧新的贸易壁垒,这将成为广东与东盟进行自由贸易和投资的不稳定因素。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东盟国家在金融危机中的恢复能力较弱,不排除东盟国家即使在自贸区建成之后,也会启动贸易保护条款,形成事实上的贸易壁垒。因此,广东尤其要重视金融危机对高度外向型的东盟经济的影响,并及时对其进行全面调研分析和风险评估。

避免采取低价竞争的战略涌入东盟

目前我国部分产业存在产能过剩情况,加之今年媒体将加大对自贸区零关税的宣传,导致有些中国产品将会蜂拥而至东盟市场,在一拥而入、竞相压价的情况下,不仅容易遭到海外同行的强烈抵制,更有可能陷入自身“低价—劣质—退出”的怪圈。

现在有的东盟国家工商界和议会甚至政府工业主管部门就提出延缓几年免关税的要求,他们很多人担心,零关税后,廉价的中国产品会大量涌入,将给当地的企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造成大量劳动力失业。印尼基于这种顾虑,准备要求延后取消钢铁、纺织、石化、电子产品的关税。

因此,中国企业不仅要考虑自己如何在中国—东盟自贸区中获利、获得新发展,同时也需从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企业家应当有这种换位意识,这样才能相互了解,才能不断创新。另外,也要学会通过行业协会的方式,与同行实现“利益共赢”。

防止非关税壁垒给双边贸易带来阻力

零关税对广东和东盟之间的贸易投资往来,无疑起到了一种促进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到,零关税之后,在贸易方面还存在一些非贸易壁垒限制,例如商品的检验、检疫、标准化、验证和一些其他的临时措施等等,都被认为是非贸易壁垒。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关税壁垒的消除必然代之以花样百出的非关税措施而成为贸易壁垒。尤其是技术性贸易壁垒。

虽然现阶段广东对东盟的贸易仍呈逆差之势, 但据估计,今后广东对东盟国家的逆差不会急剧增加。随着广东出口的增加,特别是有较高技术含量机电产品出口的增加,中国与东盟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碰撞将会凸显出来,这是广东与东盟贸易中的隐忧。因此,对于欲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之东风打开并扩大东盟市场的广东企业而言,要针对东盟各主要贸易伙伴的特性,对其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及相关市场体系进行研究分析,并密切注意其变化,熟悉并灵活运用其技术法规和标准,可以帮助我们的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冲破技术性贸易壁垒,最大限度地提升广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扩大对东盟国家的出口贸易。

作者系广东省社科院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1043312010-01-08 11:51:08.3572010-01-08 11:51:08.357广东借中国——东盟自贸区破解能源紧缺困局广东能源新华网广东是资源能源紧缺大省,每年需要从外省调入或进口大量资源能源,而东盟各国资源丰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后,广东将通过签订长期贸易协议和参股开发等方式,加深与东盟在资源能源方面的合作,破解能源资源紧缺困局。新华网   新华网广州1月4日电(记者吴涛)广东是资源能源紧缺大省,每年需要从外省调入或进口大量资源能源,而东盟各国资源丰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后,广东将通过签订长期贸易协议和参股开发等方式,加深与东盟在资源能源方面的合作,破解能源资源紧缺困局。

    广东省副省长万庆良在4日举行的广东企业走进东盟动员大会上说,广东是资源能源紧缺的省份,如珠三角地区100%的煤炭、95%的木材、86%的成品油、72%的钢材需要从省外调入或进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东对能源资源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

    而东盟各国资源丰富,马来西亚的橡胶、棕油、锡的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菲律宾是世界重要的铜、金、铬生产和出口国,印度尼西亚的石油、天然气、煤等资源出口也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万庆良表示,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启动后,广东迎来历史性的战略发展机遇。

    万庆良说,广东将与东盟坚持优势互补、平等互利的原则,以广东省稀缺的煤、石油、橡胶、铜、铝等为重点,通过长期贸易协议、参股开发、兼并收购相结合等方式,提高境外资源能源合作水平,逐步建立若干境外资源合作开发和供应基地,构建广东省多层次、多渠道的能源资源供应体系,破解广东能源资源紧缺的困局。
 
关键词: 广东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