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卖家找上门 发布求购》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东盟市场动态 » 正文

孙元江:中国-东盟自贸区加快了东亚一体化进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12-30  来源:本站  作者:web  浏览次数:35
核心提示:孙元江:中国-东盟自贸区加快了东亚一体化进程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洪荃诠):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即将一周年之际,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关系司副司长孙元江接受了国际在线记者专访。孙元江就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这一年来,在经贸上取得的进展、出现的问题、采取的措施、今后的发展等方向,进行了分析、解读。

  孙元江表示,自贸区建成一年来,中国东盟的双边贸易快速增长。据数据显示,今年1月到11月,中国和东盟的双边贸易额达到2630亿美元,同比增长 41%,比整体外贸增长还要多5个百分点。而东盟国家GDP增长的1-2个百分点,都源自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贡献。东盟国家在切身感受到了自贸区带来的利益后,积极的评价增多,舆论环境明显改善。除此之外,以自贸区为合作主体的活动不断,大大促进了双方的经贸合作,双边的投资不断增长。孙元江说:“今年以来,双边的投资增长很强劲。东盟国家已经是我们吸收外资的重要来源地,也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首选地之一。今年1-11月,中国对东盟投资达19.6亿美元,累计已经达108亿美元,首次超过了100亿美元大关。而1-11月东盟对华投资也达到了50亿美元,同比增长35%,所以增长势头很强劲。”

  随着合作领域不断地拓展,基础设施和能源合作已成为中国东盟合作新的增长点。今年前三个季度,中国企业在东盟十国新签工程承包合同额达 111.5亿美元,主要集中在铁路、公路、城市轨道等项目。中国政府一向高度重视与东盟各国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上的建设。为此,中国向东盟承诺提供 150亿美元的信贷,截止目前已经提供了超过100亿美元的信贷。而今年3月总规模为100亿美元的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业投入运营,为基础设施、信息通信等领域的重大合作项目提供了更多的基金支持。孙元江还说:“中国和东盟也在共同制定中国东盟交通合作发展战略规划。这个规划是希望在10至15年内实现中国与东盟国家陆路运输通道的互联互通,并推动与东盟整体互联互通、总体规划相互衔接,来提升本地区互联互通的水平。”

  据了解,自贸区成立后,随着贸易基本上实现了自由化,中国和东盟都意识到贸易便利化的重要性。孙元江提到,为了了解在自由贸易协议的过程中,货物、人员在通关便利方面、检验检疫方面、物流方面、人员流动方面存在哪些问题,今年中国的相关部门对多个省做了调研。孙元江说:“企业反映的问题、地方政府反映的问题,我们都做一些了解,而且我们把我们了解的这些问题与东盟进行了一些沟通,今年还和东盟第一次进行了自贸区协议的一个叫同行审议。实际上就是对自贸区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那些问题进行一些梳理,特别是在贸易便利化方面的一些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调整,我们都要求这些协议成员国能过保证加速便利化的工作。”

  就这一年来,中国-东盟自贸区优惠政策使用率不高的问题,孙元江表示优惠政策使用率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这也是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做出的一项重要指示。关于今后如何提高优惠率用率的工作,孙元江说:“一个是要加大宣传。要与东盟共同举办论坛、宣讲、培训这些活动,要鼓励和支持行业对接,并把我们现在是商业门户网站建设得更好一些。另外一个就是刚才讲到的便利化的问题。我们要简化通关程序,让企业更加方便地申领和使用自贸区的原产地证书。第三就是要建立原产地证书申请、认证信息的共享平台,使双方政府能够及时掌握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以便我们能够及时解决。”

  在肯定了中国-东盟自贸区成立这一年里取得了丰硕成果之后,孙元江就自贸区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做了介绍。首先是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其次是通过自贸区信息门户网络、谈判委员会沟通、派代表团相互交往等形式实现信息共享;再次,双方信息数据库最好能实现对接;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实现自贸区内人员的自由流动。为此,孙元江在采访中针对人员流动问题表达了他的看法,他说:“实现(自贸区内)人员的自由流动,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没有人的自由流动,货物的自由流动也会受到限制。所以我们要努力在签证方面,取得一些的进展。比如说实现自贸区内人员流动的免签证或者落地签证这些措施。”

  最后,孙元江表示,中国-东盟自贸区将会为中国东盟双方提升经贸合作水平,加快合作步伐提供更多新的机遇。建立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意义已经超过了它的本身,它将会带动了本地区的经济合作,加快东亚一体化进程,推动全球的合作进程。
 
关键词: 东盟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