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卖家找上门 发布求购》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东盟市场动态 » 正文

“零关税”刺激山东口岸对东盟贸易额大幅增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3-09  来源:本站  作者:web  浏览次数:74
核心提示:“零关税”刺激山东口岸对东盟贸易额大幅增长
中广网北京3月8日消息(记者王朝朋 通讯员乔俊杰)我国与东盟双方大幅度减让关税的刺激作用,拉动山东口岸对东盟贸易额大幅增长。据青岛海关统计,2011年前2个月山东口岸对东盟进出口 39.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27.2%。其中出口13.3亿美元,增长33.8%;进口26.1亿美元,增长24%。

  据了解,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后,我国对东盟总体平均税率由9.8%降为0.1%,东盟对我国的平均税率则由 12.8%降为0.6%,双方90%以上的商品实现零关税。由于产品的贸易成本大幅下降,使得进出口企业的积极性空前提高,带动了山东口岸对东盟贸易规模的扩大。据统计,2010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达2927.8亿美元,同比增长37.5%,比整体外贸增长多2.8个百分点。

  分析2011年前2个月山东口岸对东盟进出口主要变化态势,可以看出2月当月贸易额大幅回落。自2009年11月份起,山东口岸对东盟月度贸易额呈波动上升态势,月度贸易额均保持在13亿美元以上,连续16个月实现同比正增长。2011年1月份月度贸易额创历史新高,当月进出口23亿美元;2月份受春节影响贸易规模比1月份明显萎缩,当月进出口15.9亿美元,增长9.8%,环比下降32.4%。其中,出口5亿美元,同比增长30.9%,环比下降39.3%;进口10.9亿美元,同比增长2.2%,环比下降28.7%。

  从贸易方式来看,一般贸易进出口逾5成,加工贸易进出口快速增长。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20.7亿美元,增长34%,占同期山东口岸对东盟进出口总值的52.5%,其中出口9.4亿美元,增长62.1%;进口11.3亿美元,增长17%。同期,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10.4亿美元,增长 10.9%,占进出口总值的26.4%,其中出口3.5亿美元,下降11.2%;进口6.9亿美元,增长26.9%。

  从企业类别看,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为进出口主导。私营企业对东盟进出口17.6亿美元,增长63.3%;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1.8亿美元,增长27.6%;上述两者对东盟进出口值合计占进出口总值的74.6%。同期,国有企业进出口6.5亿美元,下降22.9%;集体企业进出口3.4亿美元,增长39.1%。

  从贸易国别看,与各主要成员国贸易额均大幅增长。在东盟各成员国中,2011年前2个月山东口岸对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分别进出口9.8亿、9.7亿和9.3亿美元,分别增长19.2%、45%和66.1%,对上述3国进出口值合计占进出口总值的73.1%。

  从出口商品看,机电产品、农产品、纺织品(包括服装和纺织纱线)为主要出口商品。对东盟出口机电产品3.5亿美元,增长38.4%;出口农产品和纺织品(包括服装和纺织纱线)分别为3.3亿和1.5亿美元,分别增长81.4%和69%。上述3类商品出口值合计占同期山东口岸对东盟出口总值的 62.4%。

  从进口商品来看,天然橡胶、机电产品和成品油为主要进口商品。自东盟进口天然橡胶6.8亿美元,增长59%;机电产品3.5亿美元,下降17.4%;成品油3.3亿美元,下降30.7%。上述3类产品进口值合计占山东口岸自东盟进口总值的52.1%。

  分析2011年前2个月山东口岸与东盟进出口贸易额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除大幅度减让关税的刺激作用外,还缘于东盟与我国具有较强的经济互补性。东盟作为新兴的经济体,其成员国具有多元化的发展层级和良好的经济发展前景,有利于我国丰富出口市场,降低对欧美等主要市场的依赖性。我国自东盟进口的产品主要为天然橡胶、原油等资源性产品,出口的产品为电子产品、成品油等工业产品,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双方调剂余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双边互利合作。此外,东盟与我国具有地缘优势,同时文化具有相似性。东盟国家与我国有悠久的交往历史,是海外华人的聚居区,文化具有相似性,商业惯例相似,商业往来频繁。中国与东盟投资贸易协定签订,我国具有更大的贸易便利。中国与马来西亚等国家签订货币互换协议,减少了贸易的汇率风险,加速了贸易的繁荣。


  通过一年来“零关税”运行,东盟自贸区对我国进出口产生的影响已十分明显,但仍有诸多问题值得关注:

  一是我国企业面临人口红利减少,向东盟转移。廉价劳动力时代已成为过去,西部地区工资水平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日益缩小,这已经成为影响西部劳务输出地区农民工流向的重要因素。我国纺织业、农产品加工等传统加工企业为了避免继续出现“用工荒”的情况,开始着眼于建设“境外基地”方式,培养自己的劳动力后备人才。我国企业加速进入东盟,已经累计向东盟投资过百亿美元;但与此相伴而来的,则是相关产业“空心化陷阱”将逐渐浮出水面。

  二是我国企业“走出去”能力相对不强。当前东盟规范和透明的投资政策和投资环境,有利于我国企业“走出去”。但我国企业“走出去”起步较晚,海外投资经验不足,具有跨国管理经验的相关人才缺乏,短期内在东盟市场进行巨额投资依旧困难。

  三是关税降低对国内农产品造成冲击。东盟的热带农产品量大、便宜、质量较好且销售渠道灵活,农产品实现零关税后,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在传统农业方面占有优势的农业国,加大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力度,加剧了国内与东盟间农产品的竞争。

  四是自贸区内物流发展层次不一,通而不畅的物流体系制约自贸区经贸发展。目前自贸区内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物流观念差异较大,物流标准不统一等因素导致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成为中国-东盟自贸区发展的一大障碍。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物流总成本与GDP的比率一直徘徊在18%左右,2011年前2 个月才下降到18%5以下。而除新加坡外的东盟各国初步估算物流总成本与GDP比率在20%以上,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高出一倍。自贸区内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对话协调机制,通过实现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提升区域产品的经济竞争力。

  为此,海关人士建议:应加强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货物贸易协议的研究和宣传,引导企业充分利用自由贸易区优惠政策,大力发展进出口贸易,扩大优势产品出口;应鼓励企业优化商品结构,加大产品的设计和技术创新力度,进一步提升我国产品的竞争力;应加大货币互换力度,增大贸易中人民币结算的使用范围,减少汇率风险,为中国-东盟贸易提供金融保障。
 
关键词: 山东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