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卖家找上门 发布求购》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东盟市场动态 » 正文

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拓展对东盟贸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3-17  来源:本站  作者:web  浏览次数:34
核心提示: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拓展对东盟贸易
黄 信

  温家宝总理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都提出要积极发展互利互惠的多双边经贸关系,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

  东盟连续多年成为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十二五”时期,广西应借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的机遇继续发展与东盟的贸易。尽管广西与东盟发展水平接近,资源禀赋相似等,但并不能由此认为双方经济没有互补性而不宜继续向东盟拓展。从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来看,广西与东盟的贸易还有许多可以拓展的领域和空间。

  当今世界贸易出现许多新特点,时代赋予了经济互补性新的内涵。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条件,依其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这样所有交换国家都可以获得“绝对利益”,这就是绝对优势贸易理论。这里的“绝对利益”就是“绝对互补性”。大卫?李嘉图对斯密的“绝对利益”作了修正和发展,提出比较成本贸易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这一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尽管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贸易理论大大发展了斯密的绝对优势贸易理论,然而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贸易理论也是相对的,因为世界经济不断发展,从而国际贸易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尤其是二战以来,世界贸易出现了许多新特点,如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类型的多样化,国际经济合作和贸易方式的多样化,产业内贸易出现等等。产业内贸易,即一国既出口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型制成品;即同类、同章、同组的商品,既出现在一国的进口项目中,又出现在该国的出口项目中。造成产业内贸易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产品差别、规模经济、消费者偏好差别以及国家之间产品层次结构和消费层次结构的重合。国际贸易的发展变化,使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贸易理论不能完全解释今天国际贸易情况,同时也说明今天的经济互补性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

  产业内贸易的出现,使大量专门化、大规模化的产品生产成为现实,进而导致了商品的低价及商品的多样化。规模经济效益的增长与运输成本的降低,以及城市化人口的增长等,也促进了大规模生产的发展,同时,人们实际收入大大增加,可以有能力消费更为多样化的商品。当今世界贸易已经不是李嘉图时代的情况,尽管比较成本理论(实际上就是富国与穷国、资源差异的国家进行贸易)没有过时,但由于当今世界生产和消费越来越多样化,尤其是行业内贸易的出现,使资源禀赋相似、发展水平接近的国家(富国与富国、穷国与穷国)之间也可以进行贸易,如一国的自产汽车出口与进口别国生产的汽车可以同时发生。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正是基于战后半个多世纪以来国际贸易的新变化创立了新的国际贸易理论,从而获得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克鲁格曼的新理论回答了自由贸易与全球化的影响、全球化背后的驱动力等问题,他将国际贸易与经济地理学组合在一起,通过对大量的商品和服务得以长期连续、并以一种更为廉价的方式生产的研究,揭示了国际贸易规模经济效益的来源。

  当今世界,产业内贸易的现象比比皆是。例如,广西中越边境口岸进出的商品不少是同类产品,浦寨口岸水果同时进出,爱店、平而口岸进出口中药材同时进行,峒中口岸八角、肉桂同时进出等,都属于这种情况。

  产业内贸易的实质是产品质量,即同类产品的竞争力。这与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要求相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贸易自由度更加广阔,但同时也标志着进出口产品进一步走向国际化,以及同类产品竞争更加激烈。只有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才能适应新的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促进从最不发达国家和主要顺差来源国增加进口”,这一方面可以消除双方贸易摩擦,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外贸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从而为积极发展互利互惠的多双边经贸关系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

  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推动外贸发展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高转变、从成本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其途径包括积极扩大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能源原材料的进口,及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等等。广西产品在东盟市场上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也有不少产品在东盟市场的竞争优势不够明显,根本原因在于这些产品没有达到国际化标准。作为广西与东盟贸易主体的民营企业,多为中小企业,这些企业资金人才匮乏、技术力量薄弱、管理水平落后、缺乏品牌号召力等。这些企业更要增强品牌意识、要求增加科研投入、加大产品深度开发等。同时,从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方面,如何通过培育地理标志资源禀赋型产业来提高产品的国际化标准方面,我们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因此,在向东盟拓展的过程中,我们迫切需要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努力提高广西产品的国际化标准。既要做到你无我有,更要做到你有我优。总之,“十二五”时期,广西应借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向东盟拓展之机,加大这方面的建设力度。
1108572011-03-18 18:04:06.1872011-03-18 18:04:06.187自贸区加分我国对东盟医疗器械贸易东盟医疗器材中国医保商会得益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如期建成,我国与东盟医疗器械贸易规模持续扩大。根据医保商会整理中国海关统计数据,2010年我国与东盟医疗器械进出口总值达7.16亿美元,同比增长17.64%。中国医保商会生意社3月18日讯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给双方进出口贸易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此外,企业还应从投资领域的合作中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

  得益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如期建成,我国与东盟医疗器械贸易规模持续扩大。根据医保商会整理中国海关统计数据,2010年我国与东盟医疗器械进出口总值达7.16亿美元,同比增长17.64%。东盟已经成为我国医疗器械第四大贸易伙伴和出口市场。

  自贸区效应逐步释放双方贸易稳步增长

  2010年,我国从东盟医疗器械进口额为1.79亿美元,同比增长11.77%;对东盟医疗器械出口额为 5.37亿美元,同比增长19.75%,贸易顺差3.58亿美元。对东盟出口的增幅明显高于从东盟进口的增幅,反映出我国医疗器械产品相比东盟各国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随着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我国对东盟大部分产品的进口关税都降到零,印尼、泰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几个国家对我国99%的医疗器械产品都是零税率,其他几个东盟国家对我国医疗器械产品的进口关税也有大幅下降,这给双方进出口贸易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但由于医药产品有其监管的特殊性,因此,零关税政策效应的释放是一个较为平稳的过程,2010年双边的医疗器械贸易形势也反映了这一特点(见图1)。

  按具体国别来看,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泰国几个市场最值得关注,一是市场规模和需求在东盟10国中处于中上水平,新加坡虽然是东盟10国中规模最大的市场,但是市场相对成熟,对医疗器械的进口监管也较严;二是市场增长潜力较大,2010年我国对这几大市场的出口增幅均高于平均水平,保持20%以上的增长,尤其是对马来西亚出口同比增长了36.81%(见表1);三是我国与这几个市场的双边医疗器械关税已经基本降到零,而其他几个国家为保护本国产业发展,尚有部分产品还要征收不同幅度的进口关税,例如越南对我国医用敷料产品还要征收8%的进口关税。

  小型家用器械和一次性耗材是出口主要品种

  目前,我国对东盟市场出口以按摩器具、助听器和血压计等家用产品和注射器等一次性医用产品为主(见表2),这也是我国传统优势出口产品。东盟各国对我国进口需求较大的产品虽然略有差别(见表3),但也未超出这两大类产品范畴,这说明我国出口产品结构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其他产品中,X射线断层检查仪、彩超、核磁共振成像装置和病员监护仪的出口增长较快,这些产品的出口增幅都超过了35%,但出口主体以西门子和通用电气等跨国企业为主。

  更多企业关注东盟市场

  2010年,我国对东盟从事医疗器械出口业务的经营企业有4032家,企业数比2009年增加了561家,说明有更多企业开始关注东盟市场。出口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按出口规模划分,金额超过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仅有5家,占全国企业数的0.12%;金额超过 1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仅有95家,占全国企业数的2.36%。排名前10位的企业以生产型企业为主,前10强企业的出口额占比达到了24.13%(见表 4),集中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011年对东盟出口持续向好

  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正在成为全球医疗器械销售、投资和发展的新热点,自由贸易协定以及当地更多国家正在向全民医疗保健迈进,将拉动医疗产品需求的增长。

  从目前我国医疗器械对东盟的出口形势来看,高端诊断治疗设备的出口以通用电气和西门子等跨国企业为主,可以预见,自贸区的各项优惠便利政策将有利于吸引跨国公司加大在华投资,以中国为生产基地辐射东南亚地区,从而带动我国对东盟诊断治疗设备产品出口的增长。加上我国在小型器械和一次性医疗用品方面的竞争优势,预计2011年我国对东盟医疗器械出口将保持15%以上的增长。

  与此同时,为了减少对进口的依赖,东盟各国将着力提高医疗器械的本地化生产水平。因此,除了进出口贸易,企业应能从投资领域的合作中获得更大发展机遇。(中国医保商会 蒙志莹 蔡天智)

自贸区加分我国对东盟医疗器械贸易
 
自贸区加分我国对东盟医疗器械贸易
自贸区加分我国对东盟医疗器械贸易
自贸区加分我国对东盟医疗器械贸易


 
关键词: 广西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