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卖家找上门 发布求购》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东盟市场动态 » 正文

东盟与陕西贸易连续4年高增长 成第三大贸易伙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3-21  来源:本站  作者:web  浏览次数:26
核心提示:东盟与陕西贸易连续4年高增长 成第三大贸易伙伴
中新社西安3月18日电(记者 冽玮)记者18日从陕西省商务厅获悉,从2007年起,陕西与东盟各国贸易保持高速增长,陕西与东盟进出口总值从2007年的4.03亿美元增至2010年1-8月的10.05亿美元。东盟各国已成为陕西省第三大贸易伙伴。

  随着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深入发展,中国越来越多的省份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与东盟国家开展合作。陕西省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不断加强与东盟各国之间的经贸交流与合作,主要出口产品有苹果等农副产品,以及半导体开关元件等机电产品。

  最新统计显示,2007年,陕西省与东盟进出口总值4.03亿美元,增长12.93%;2008年,陕西省与东盟进出口总值6.12亿美元,增长 52.08%;2009年,陕西省与东盟进出口总值6.16亿美元,增长0.76%;2010年1-8月,陕西省与东盟进出口总值10.05亿美元,增长 167.53%。

  陕西果业管理局贸易促进处长张光伦告诉中新社记者,从1999年起,陕西苹果陆续进入东盟市场,随着果品边贸渠道的不断疏通,边贸出口逐渐扩大。2010年1-11月陕西苹果出口东盟国家2.12万吨,货值1631.9万美元,约占陕西苹果出口总数的三分之二。他透露,2009年,陕西省彬县中兴果业公司与老挝磨丁黄金城有限公司共同投资845.73万美元,在中老边境的磨憨—磨丁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农产品交易中心,以东盟为主的亚洲国家已成为陕西苹果最大的输入地。

  据悉,中国—东盟自贸区2010年1月1日建成以来,陕西与东盟各国经贸往来更加活跃,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长1.7倍以上。
1109172011-03-21 10:26:07.1072011-03-21 10:26:07.107综述:价格优势让中国工程机械在东盟国家热销东盟工程机械哦中国新闻网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越南、柬埔寨、印尼等东盟国家目前正进行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对工程机械需求巨大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柳州3月18日电 (蒙鸣明 周潇男)“东盟国家去年向柳工进口工程机械超过1500台,同比增长接近50%,是我们销售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国际营销事业部副总经理李东春说。

  作为中国工程机械的排头兵,柳工在中国—东盟自贸区成立的第一年里,充分利用靠近东盟国家的地理便利以及“零关税”带来的好处,在东盟国家与日美工程机械企业展开竞争。同时参与竞争的还有中联重工、厦门厦工等中国工程机械企业。

  在柬埔寨从事进出口贸易的Seng Cham Roeun介绍:“在东盟市场上,日本小松、日立建机和美国卡特彼勒占据主流。但中国的工程机械销得也不错,因为价格相对比较便宜,质量也不错,大有后来居上的势头。”

  自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以来,中国工程机械企业纷纷进驻东盟国家,从设立售后服务处到成立子公司,“中国制造”越来越获得当地客户的认同。“柳工已经在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柬埔寨等国先后设立了销售机构,今年还成立了亚太子公司作为区域性的销售平台,更好的为东盟地区服务。”李东春说。

  2010年,中国—东盟双边贸易额达2927.8亿美元,同比增长37.5%,其中机械行业经贸合作增长最为明显。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越南、柬埔寨、印尼等东盟国家目前正进行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对工程机械需求巨大,随着中国制造业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国工程机械产品的质量、性能也大幅提高,部分产品的质量可与美、日产品相媲美,价格却便宜很多,产品非常具有竞争力。

  越南工程机械企业协会主席阮文树说,中国工程机械的质量和科技含量较高,价格适中,非常符合越南国情和企业的实际需要,在越南的保有量很高。据李东春介绍,柳工在越南的市场份额正稳步上升,作为距离广西最近的地方,柳工正致力于把越南打造为“第二本土市场”。

  同样雄心勃勃的还有厦门厦工集团有限公司。自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以来该集团已连续7届参展,急欲拓展东盟市场的厦工还在去年12月派团队到印尼和马来西亚了解工程机械产品在当地的使用情况。

  由于地域和历史原因,加上东盟国家中的华人较多,东盟国家更愿意跟中国做生意。在去年召开的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上,印尼副总统布迪奥诺表示,“印尼国内的机械市场非常庞大,强烈希望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到印度尼西亚投资建厂。”

 
关键词: 陕西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