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讯(记者 陆梅 实习生 李俊)还有不到10天的时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于2010年1月1日如期建成,建成后的自贸区将给广西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中国与东盟进出口地降税情况会有什么改变?东盟各国的降税实施时间如何排定?在昨日举办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培训班上,商务部国际司二处处长孙元江给与会者详细介绍了中国与东盟货物贸易降税安排等问题,主要内容包括正常产品和敏感产品两大类的降税模式和时间安排。
1034612009-12-24 11:33:58.4502009-12-24 11:33:58.450梁耀文:广东要争当中国—东盟自贸区排头兵广东南方日报梁耀文表示企业应充分利用自贸区优惠条件找准切入点尽快制定开发东盟市场的经营战略和策略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把握主动、优先获益。南方日报梁耀文表示,企业应充分利用自贸区优惠条件,找准切入点,尽快制定开发东盟市场的经营战略和策略,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把握主动、优先获益。
随着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的日子越来越近,广东工商各界越来越关注自贸区开放市场所带来的商机和发展前景。
我省处于中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又与东盟地缘相近、文化相通、交往历史悠久。近年来,广东推进与东盟经贸合作采取了多项措施,这些措施如今取得了怎样的成效?目前广东与东盟经贸合作出现了哪些新特点与新趋势?未来广东应如何把握自贸区全面建成的新机遇,充分利用好自贸区的各项优惠政策,在深化合作、加快对接中获得新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广东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厅长梁耀文昨日接受了本报专访。
对外开放又现新格局
广东从谋划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战略高度,主动融入和对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是广东的重头戏。
记者:再过9天,中国与东盟之间将基本实现自由贸易,您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具体措施?
梁耀文:从2010年1月1日起,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这意味着一个覆盖1400万平方公里面积、19亿消费人口、6万亿美元经济总量、4.5万亿美元贸易总量的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将呈现在世人的面前。
根据有关协议,我国自东盟进口的产品中,将有93%的产品实行零关税,对东盟平均关税将降到0.1%;同样,东盟国家将对中国90%以上的进口产品实行零关税,我国与东盟之间将基本实现自由贸易,经济一体化程度将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双方企业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记者:这样一种区域间几乎完全开放的市场格局,对广东意味着什么?
梁耀文:东盟既是广东的近邻又是广东十分重要的经贸伙伴,双方既有资源互补的优势,也有经济技术互补的优势,更有人缘地缘的优势,进一步推动广东与东盟经贸合作具有十分良好的条件。加强广东与东盟经贸合作,有利于广东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有利于广东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有利于广东与东盟开展能源资源合作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全面建成,为广东加强与东盟经贸合作,拓展对外开放新空间,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对此,副省长万庆良前不久在我厅举办的“中国(广东)—东盟经贸合作专题论坛”上强调,要从谋划广东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战略高度谋划广东与东盟的战略合作,主动地融入和对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把加强广东与东盟经贸合作作为广东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头戏,全力推动广东与东盟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
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高度关注、亲自倡导广东与东盟的经贸合作,积极推动经贸合作和对话交流的平台和机制建设。
记者: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出访东盟,尤其是去年9月份,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东盟掀起了“广东旋风”,人们说“汪洋下南洋,到处喜洋洋”。在高层亲自倡导推动与东盟经贸合作方面,有哪些具体的合作机制?
梁耀文:自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协议签署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扩大和深化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关系,近几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和全省的外经贸工作会议,都将深化与东盟的经贸合作作为广东拓展国际经济合作新空间的重要举措。
汪洋作出“抓住中国—东盟自贸区加快建设的先机,谋求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利益,进一步深化与东盟各国的合作,促进广东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示。省长黄华华也强调指出:要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优惠措施,全面拓展与东盟地区的经贸联系。这为开创广东与东盟经贸合作新局面明确了方向。2005年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曾先后10次率大型广东省代表团及经贸代表团在东盟国家举办大规模经贸活动、平均一年出访2个东盟国家,频率之高全国罕见,共签订的贸易及投资合作项目总金额达253.38亿美元。今年11月和10月,汪洋、黄华华又分别率团出访了泰国和越南,取得了空前成功。
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在积极倡导、亲力亲为推动经贸合作的同时,还高度重视广东与东盟经贸合作与对话交流的平台和机制建设。2008年,我省和东盟秘书处签署了覆盖东盟10个国家的合作备忘录,是国内首个与东盟正式签署合作意向的省份。
我省与新加坡建立了双边合作理事会,与越南工贸部建立了对话协调机制,与印尼、马来西亚建立了省部合作对接的工作交流机制。此外,广东—东盟经贸合作电子网络交流平台也正在建设之中。
记者:那么,在这样的经贸合作与对话交流平台与机制下,作为广东外经贸主管部门,近年来主要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来推进与东盟的经贸合作?
梁耀文:我厅推出的主要措施可以概括为四类:
一是搭建投资贸易促进平台,加强了解和互信,促进重点项目落实。自2004年以来,我厅组织企业参加了20多场东盟国家展览和中国-东盟博览会,目前我省与东盟经贸合作电子网络交流平台正在积极建设中。
二是着力推动广东企业赴东盟投资。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若干意见》,我省将东盟作为推动企业“走出去”的重点市场,从财政、金融、信保等方面加大扶持,推动我省有意愿、有实力、有市场的企业扩大对东盟的投资。我省还积极申报和推进中国—越南(深圳—海防)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
三是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吸引东盟投资。东盟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早、产业转型升级富有经验,我们加大力度与这些国家开展产业合作。目前正在与新加坡合作建设的“知识城”等重点合作项目,对优化我省产业结构、促进知识型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在全省有关地市开展一系列投资推广和考察活动,鼓励在粤的东盟企业增资扩产,延长产业链。
四是深度参与次区域合作项目。以湛江为重点,推动广东参与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建设。目前,我厅已制定了《省外经贸厅积极推动主动融入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工作方案》,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口岸建设、投资环境建设和政策法律环境建设,加快吸收东盟优质企业来粤投资。
东盟已成我省第一大进口来源地
今年以来,东盟已成为继香港、美国和欧盟之后广东的第四大贸易伙伴,同时跃居为我省第一大进口来源地。
记者:今年以来,尽管我省对欧美出口仍然下跌,但对东盟的出口在1-11月仍保持了6.2%的正增长。目前广东与东盟间的双边贸易情况怎样?
梁耀文:近年来广东与东盟贸易往来不断取得新突破。自2005年中国与东盟国家启动降税进程以来,广东与东盟进出口年均增长19.4%。2008年双边贸易额突破600亿美元,占中国与东盟贸易总额的1/4强,居国内各省区市首位,并首次超过日本,成为继香港和美国、欧盟之后我省第四大贸易伙伴。今年 1-11月,广东对东盟出口实现了6.2%的正增长,进口降幅也大大收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东盟已跃居为我省第一大进口来源地。
记者:除此之外,近年来广东与东盟在经贸领域的合作还取得了哪些成效?
梁耀文:我们在相互投资合作方面也实现了新成效。截至2009年11月份,东盟在广东累计设立直接投资项目4126个,合同金额133.1亿美元,实际投资80.8亿美元,东盟已经成为广东第六大外资来源地。其中新加坡对我省投资占东盟投资总额的七成以上,今年1—11月份,新加坡在我省设立投资项目 50个,合同外资2.1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9%。截至2009年11月,广东累计在东盟设立企业168家,协议投资10.3亿美元。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年营业额从1998年的3582万美元迅速增长至2008年的8.6亿美元,年均增长57%。
双方合作产业关联度紧密、资源与能源合作深入推进,民营企业在合作中主体地位提高,广东与东盟合作呈现出新特点和新趋势。
记者:我们在采访一些“下南洋”的广东企业时发现,他们与东盟有关国家的企业已经形成了上下游的合作模式。这是不是近年来广东与东盟经贸合作呈现的新趋势?
梁耀文:是的,广东与东盟同为国际跨国公司全球产业布局的重要地区,产业联系十分密切,双方合作产业关联度紧密,正是广东与东盟经贸合作所呈现出来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主要表现为:第一,广东与东盟相互贸易中,产业内贸易、中间制成品和原材料贸易所占比重较大,如集成电路、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二极管及类似半导体器件、纺织纱线和初级形状的塑料等关键零部件及工业原料,皆为广东与东盟的最主要进出口商品,尤其是集成电路进口占我省从东盟进口总值的1/3左右。第二,在我省的一些传统优势产业内,与东盟有关国家上下游合作模式逐渐形成,如纺织服装行业中,我省主要从事高档面料生产、营销等环节,越南等国主要从事加工生产环节。
另外,资源能源合作深入推进,也是近年来我省与东盟合作呈现出的新趋势。如粤电集团、广东农垦等企业赴东盟开展能源、资源合作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此外,我省家电、电子和通讯企业,如美的、TCL等踊跃在东盟投资设厂、建立营销网络,自主品牌产品在当地的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为“广东制造”赢得了美誉。
这里我特别要提到的一个新趋势,就是广东民营企业在双方经贸合作中主体地位的提高。2002-2008年7年间,我省民营企业对东盟的进出口从 2001年的1.5亿美元发展到2008年的138.9亿美元,增长了92倍,平均增速为91.0%,大大快于同期外商投资企业43.3%和国有企业 27.7%的增速。
企业应把握自贸区先机
广东企业应充分利用自贸区优惠条件,找准切入点,尽快制定开发东盟市场的经营战略和策略,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把握主动、优先获益;同时要应对东盟国家产品无关税进入广东市场的准备。
记者: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即将宣告成立,作为经贸合作的主体,广东外贸企业应如何抓住机遇进入东盟市场?
梁耀文:中国—东盟自贸区比WTO框架下开放的领域更广、程度更深、步伐更快,企业加入自贸区不需要任何条件,届时中国与东盟90%的产品贸易关税将被取消。这对于广大外贸企业来说肯定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机遇。
目前,东盟各国许多的政策和做法还没有统一,对外来投资的政策也不尽相同。对此,企业首先必须要对此有较全面的了解,才可能做到优势互补、扬长避短, 更好地利用自贸区带来的优惠政策。此外,企业还应了解东盟国家与其他国家签署的自贸区协议和其他优惠贸易安排及其规则,争取多个优惠政策的叠加,把中国- 东盟自贸区的优惠政策延伸到其他的国家和地区,为发展提供更大的回旋空间。
面对拥有近6亿庞大数量消费者的东盟市场,广东企业应充分利用自贸区的优惠条件,树立大市场、大资源的自贸区意识,自觉地把企业的发展放到自贸区的大视野中予以统筹和谋划,找准切入点,尽快制定开发东盟市场的经营战略和策略。这有利于企业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把握主动、优先获益,同时也要做好应对东盟国家的无关税产品进入广东市场的准备,处理好新形势下双方的竞争与合作关系,积极应对市场开放后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
“广东应该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排头兵”,这应成为我省各级政府和企业的共识,并形成合力。
记者:那么,在借力自贸区构建广东对外开放新格局,推动全省外经贸的战略布局和转型方面,政府将会采取哪些重点举措进一步推动与东盟的合作?
梁耀文:在最近举行的“广东—东盟经贸合作专题论坛”上,万庆良指出:“在与东盟开始经贸合作方面,广东跟兄弟省市相比,有着人缘地缘的独特优势,因此,广东应该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排头兵。”这应成为我省各级政府和企业的共识,并形成合力。
下一步,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推进与东盟的合作:一是扩大进出口贸易。深化双方在制造业领域的产业内贸易合作,扩大关键技术、重要零部件和原材料等产品贸易规模。二是推动企业赴东盟投资。制订落实培育我省跨国公司、跨国人才的相关政策措施,推进中国—越南(深圳—海防)合作区建设,扩大境外资源合作开发,支持我省优势企业承接工程承包业务。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积极落实现有合作项目的同时,加强与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在高新技术产业及有关资源项目等方面的投资合作,与新加坡联合推进“知识城”项目。四是积极参与中国与东盟次区域合作。以对接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为重点,逐步提升合作层次、拓宽合作领域。五是拓展服务外包和服务贸易等新的合作领域。
广东与东盟深化合作2个重大项目
中国———越南(深圳—海防)经贸合作区
位于越南海防市安阳县内,占地面积800公顷,是经国家商务部批准,广东省及深圳市政府重点扶持建设的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其功能设置分为工业产业园区和综合配套服务园区。工业园区计划入驻企业为电子、服装为主的轻工产业。电子产业将以区内企业为引导,带动当地上下游企业,合理配套,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服装纺织行业则以深圳知名服装企业为龙头,全面规划,形成产业集群优势。综合园区主要提供融资、研发、质检、信息交流、产品展示、法律咨询、报关、物流、员工餐饮、物管等完善的配套服务,并在合作区周边配套建设员工生活服务设施,使入园区企业集中精力搞好生产,全面降低园区企业成本。
按照合作区规划,一期开发面积209公顷,规划总建筑面积230万平方米。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总投资为2亿美元,计划于四年建设完成。一期建成后,计划引进入区企业170家以上,年产总值估计超过250亿人民币,为当地创造3万个劳动就业岗位。
广州“知识城”
“知识城”是广东扩大与东盟经贸合作的一个重要标志性项目,定位为促进广东省产业升级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工程。它注重产业、人才和生态的和谐共存,将打造成为一座生态城市、人才城市和知识经济城市。选址广州科学城北区,人口规模30-50万人,初步规划面积约50平方公里,起步区面积为3-5平方公里。
“知识城”将充分借鉴新加坡乃至国际先进的城市及产业规划经验与理念,建设“三大中心”和发展“四高”战略,即:知识创新中心、知识产业发展中心和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吸引高端人才、集聚高端产业、提供高端服务和建设高品质生活工作环境。
加快北部湾区域经济发展推动形成中国—东盟合作新格局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专题组来粤调研
为加强北部湾地区相关省区经济合作与协调发展,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组成以张志刚副主任为组长的专题调研组,围绕“加快北部湾区域经济发展,推动形成中国———东盟合作新格局”专题,于18日至22日来我省开展调研。
在粤期间,调研组召开座谈会,听取了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交通厅、省外经贸厅、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等职能部门的情况汇报,围绕主题进行了交流。近年来,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和泛北部湾合作框架下,粤桂、粤琼合作的共识不断深化、基础设施合作稳步推进、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成效不断显现,有力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调研组还赴湛江开展调研,对湛江东海岛钢铁基地和石化基地前期工作进行了实地考察。省政协副主席汤炳权、温兰子,经济委员会主任张远贻陪同调研组在粤的活动。
有关专家指出,中国与东盟合作要创出新局面,需在北部湾地区通过广东、广西、海南3省区联动,形成以广东湛江远洋门户为龙头的北部湾组合群,带动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形成“雷州半岛———海口”为中轴,广东、云桂为两翼,共同面向东南亚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