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司是制造钢板的,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网合作已经8年时间了,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小语种询盘的案例,因为从这个案例开始,我们对于小语种询盘再也不敢掉以轻心了。
2016年六月初的晚上,处理完手里的邮件,正准备关机睡觉,这时候中国-东盟自由贸易网后台发来了一封越南语的询盘。当时我只能看懂要我们一个产品,却看不懂其他的意思。 随即我就百度翻译了一下邮件正文,接着简单的写了一封英文邮件介绍了我们的公司和产品。
一周后利用空闲时间跟踪询盘的反馈,发现客人没有回复, 就顺手用百度把原来的英文邮件翻译成了越南语发给了客户。没想到,客人当天就给我回复了,让我报价。报价后,客人竟然问我产品价格是什么意思? 产品指标和参数都不谈,上来就让我报价,基本的成交方式都不懂,顿时感觉这个客人很不专业,也失去了耐心。我和客人说我不会越南语,每次都要翻译,很麻烦,也翻译的不专业,要求客人用英文写邮件。他说他越南语讲的很棒,无论我怎么翻译他都看的懂。
可是后来断断续续的联系中,我发现客人的邮件回复的都很及时,不懂的东西也要反复和我确认,我就发现这个客人还有一些价值。后来的邮件也都很谨慎,是先越南语翻译成英语,然后英语翻译成越南语,反复对比,然后不同的翻译软件之间对比,确定最终的翻译结果后在发给客人。
就这样,讨论指标,样品,付款,包装,等等,每一封邮件都至少经过三四遍的重复翻译和校正。终于,11月初收到了客人的1w美元的水单。当时激动万分的和同事们炫耀了一番。没想到,确认提单的时候出了幺蛾子,客人怕提货的时候有问题,坚持要求越南语显示公司名称和地址,但是船公司那边要求英语显示。为了这个事情,我们又继续使用了翻译,最终搞定整个流程。
其实,每个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网都能收到几封小语种的询盘,效果还不错。回想起来,之前的小语种的询盘,对待的都不是很认真,错失了好多的机会。现在想想后悔莫及。其实中国-东盟自由贸易网的询盘质量还是比较高的,认真的对待每一封询盘,摆正心态,才是成功的法宝。